捐贈者遺愛 延續未完人生

捐贈者遺愛 延續未完人生

【本報訊】無人能在死神手上復生,但捐贈器官可以幫他人逃離死神的呼喚。四個分別獲得心、肝、肺、腎的長期病患者,因為捐贈者的愛心,他們可以延續未完的人生,讓這些家庭免於生離死別之痛。香港移植學會昨日舉行「2015器官受贈者感恩大會」,約百名受助者及家人參加,分享重獲新生的喜悅,他們也支持器官捐贈,日後也可以延續他人生命。
會長陳詩正指,至去年十二月底,有逾二千五百名病人輪候移植,需求最大的是腎臟,其次為眼角膜及肝,以腎臟移植為例,平均需要等七年,而心和肝病患者,不少未能如願已離世。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指,若果社會上有支持器官捐贈,將令更多人可重生,本港移植醫術先進,只是欠缺捐贈者,惟盼更多人能作出無私奉獻。
記者:彭美芳

第二次換肝的黃啟朗(左),被丈夫形容為少數的幸運兒。許頌明攝

中學老師患遺傳病兩度換肝

今年約三十歲的中學老師黃啟朗,先後在二○○四年及二○一三年兩度接受換肝。
患有威爾遜氏症(Wilson's Disease)的她,自小經常流鼻血,因體內未能排走銅離子,令肝出現衰退。十九歲時,啟朗的肝臟開始衰退,證實患病。當時中七的她停學一年治病,等候屍肝約五個月,其間出現肚脹、腳腫、暈眩、智力衰退的情況。

曾安排身後事

啟朗需換肝保命,但她不願親人因捐肝而為她捱刀。醫生曾警告,再不換肝,智商便會跌至十歲,並且無法治癒。她記得當年主診醫生陳詩正走到她床邊說:「你仲換唔換㗎?話明畀你聽呀,再過一個禮拜就唔使換喇!」結果由黃媽媽捐出三分二的活肝。
不幸在二○一三年,啟朗和丈夫到韓國旅行,丈夫蘇先生發現太太眼白偏黃,於是返港留院一星期,被知會需要再度換肝。啟朗說:「今次真係接受唔到,我只是腳腫,諗住住一星期可以走,當日心情好似返咗去十年前,仲有好多嘢未做。」在輪候屍肝的時候,啟朗開始為每個家人打算,包括想好離婚程序、寫下戶口密碼、安排捐出大體的遺願等。
手術後的她感覺捐贈者的肝每天二十四小時為她打氣,原本打算獨力承擔的她,孤單抗病的感覺,因無私的捐贈而得以舒緩。

輪候器官人數

腎︰1,965人
眼角膜︰465人
肝︰98人
心︰28人
肺︰22人
註︰截至2015 年1月數字
資料來源: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