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新措施紓人才荒 政府資助 加強金融業培訓

預算案新措施紓人才荒 
政府資助 加強金融業培訓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提及香港人才不足,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發表網誌,提出可以將「先聘用、後培訓」模式,推廣到不同行業,解決人手不足問題。據了解,曾俊華在即將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會提出新措施協助金融業員工參與培訓及課程,提升前線員工能力,解決業界人才不足問題。
記者:陳雪玲 莫劍弦

曾俊華昨日發表網誌,表示到訪職訓局黃克競校園,見證「零售體驗廊」開幕,提及成功在零售業引入「先聘用、後培訓」模式,可望解決業內人手緊張問題。曾指出類似培訓模式,近年已陸續推廣到不同行業,認為有關模式可解決業界人手不足問題。

提升前線競爭力

據悉曾俊華明白不同行業均面對人手不足、人才不足等問題,零售業引入「先聘用、後培訓」,正是曾今年財政預算案其中一項建議,而即將公佈的預算案中,曾俊華會將培訓人才目標指向金融業,報告會有措施協助前線從業員接受培訓,提升競爭力。據知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已提交建議報告,傾向為從業員提供培訓資助,但最終會採取甚麼形式,仍要待曾俊華決定。
另外曾又在網誌中反駁工會質疑,指「先聘用、後培訓」會令僱主只想聘用廉價勞工,無意改善員工待遇。曾指僱主要向沒有經驗的學員支付薪酬和學費,每月達八千元,並非廉價勞工,但同意僱主要舒緩人手短缺,改善員工待遇非常重要。
工聯會鄧家彪指,以建造業為例,由建造業議會提供培訓,勞工強度與正職不同,而且以培訓為主,而由於業界有勞資談判模式,因此完成培訓後入行的工資大致上已有規範。但有些行業如汽車維修等,學徒入行薪酬八千至一萬元,業界通常解釋是出不起錢請人,不少人最終轉行做司機,「咁培訓幾多都係流失晒」。
工黨李卓人表示,要視乎培訓內容,因他們過往亦收過不少投訴是「先招聘、假培訓」,實則請學徒做雜工,若要推此模式必須加強監管,勞、資、管三方以至工會都要參與,監察及審批培訓內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