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二月份,政府說供求快平衡了,但細價樓繼續搶韁爆上,這種每周都創新高的情況,簡直駭人,面對這煞不停的升勢,不少於年前賣樓的業主,被迫回購單位重新入市。這一買一賣的決定,蝕價蝕佣百萬元以上屬平常事。
香港樓市的特色,就是追價買的多,追跌買的少。現時追價買,究竟是禍是福,現時筆者也不敢作出預測,不過無論以何種方式入市,就預了最少揸五年,甚或十年以上會比較安全。一九九七年的大跌市,跌足七年,因此有揸十年的準備,基本上輸的機會不大。
一向以來,樓評都鼓勵低買高賣,但何時屬低價,何時屬高價,拿揑不易。以沙田第一城實用二百八十四呎單位為例,數年前當樓價尚介乎二百五十萬元水平時,有買家問筆者可否入市?筆者當時答說,價頗高了,自住可以,投資就要審慎。
當時那位買家早已擁有一同類單位自住,準備買入的單位是作投資用途。該買家聽罷筆者意見,照買如儀。今日看來,買家大勝,筆者好像顯得較保守。倘今日又有買家問筆者,該類單位去到四百五十萬元,實用呎價逾1.5萬元,可以入市嗎﹖筆者會這樣答,在任何情況下,最少可揸十年以上者,就可入市。
筆者去年初已表示,要趁弱市入市,倘當時入了市,現時賺價最少也有一成半,因為筆者傾向追跌買,但追升買,未必會輸,但風險一定較高。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