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買樓不是短期財務目標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
買樓不是短期財務目標 - 李兆波

最近與一位擁有數個物業的業主朋友交談,大家同意現在的年輕人太注重在短時間內置業,曾幾何時,畢業以後是找工作,再努力儲蓄,然後才談置業的問題,現在一切都不同了,大家把置業放在首要的目標,令原本可以達到的東西變為沒有可能。
以一人之力,要儲蓄龐大的首期,不只是要有耐性那麼簡單,而是要有策略,以及在適當的時間才開始。適當的時間是指有需要及當事人的思想成熟時。
買樓絕對不是短期的財務目標,一般人根本不可以在畢業後的十年內置業。薪金的水平對能否達到目標有一些影響,初出來工作的畢業生,薪金的水平不高,而且欠缺財務紀律,沒有紀律甚麼事也做不成。置業通常要借貸,當一個人的思想及行為皆不成熟時,背負了一項數目龐大而又要在未來二十年每月歸還的債務時,只有帶來失望與痛苦。
年輕的朋友應該測試一下自己能否每月都有盈餘,這是最基本的條件,每月沒有盈餘,或盈餘的幅度很少、少於收入的10%時,即財務能力有限,不可能有能力儲蓄首期。他們首要改善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買樓。有了更強的能力,薪酬才有升幅,再而是有盈餘及首期。
這位業主朋友一向努力工作,而且為人聰明,雖然學歷不高,但有耐力,持之以恒,機會來了,買入細小的單位,在價格升至很高的水平後賣出,又再在適時買入另一個單位。她買的是普通的住宅,而不是豪宅,久而久之,年輕的她已經擁有可以退休水平的資產,是有計劃及努力的例子。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