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賀歲片是香港人農曆新年的集體回憶,不過這份回憶其實只有約三十年歷史,當年排長龍買飛的日子,如今似乎已經不復再,只因香港的賀歲檔要與內地市場接軌,口味是否啱香港人已經不再重要!
首部賀歲片
據資料顯示,81年許氏兄弟主演的《摩登保鑣》是開埠以來首部賀歲片,該片以1,776萬元打破了當年的香港電影票房紀錄,是香港影史上首部超過1,500萬元票房電影,並開始確立賀歲檔的模式。
最高入場數
許冠傑主演的《最佳拍檔》(圖)於82年賀歲檔上映,當年大收2,604萬港元,以當年平均戲票價錢約12元來計,入場人數達217萬人次,以如今的票價70元計算,票房可達1.52億元,難怪至今仍然是最高入場人數的港產片。
賀歲片之后
吳君如的開心形象令她成為賀歲片的招牌貨,她最高峯可以一年包辦兩部賀歲片,歷年來拍了共16部賀歲片,包括92年扮演程大嫂的《家有囍事》(圖)、去年賀歲冠軍《金雞SSS》等,拍賀歲片數量可以稱冠所有女星。
賀歲片之王
古天樂今年雖然有《12金鴨》、《衝上雲霄》及《浮華宴》三部片同時賀歲,但拍最多賀歲片男星的名銜仍然敵不過開山鼻祖曾志偉!志偉當年執導《最佳拍檔》已經成為賀歲檔冠軍,他有份演出或客串的賀歲電影更加不計其數,由87年起的《富貴逼人》系列(圖),到近年的《我愛HK》系列都有他的身影,保守估計他曾演出超過20部賀歲片,今年也有部《浮華宴》上映。
十大賀歲片
香港影壇由90年代後期開始走上巔峯,賀歲票房也一樣,88年的《八星報喜》錄得3,709萬票房,打破了歷年票房紀錄,亦令賀歲檔更加吃重,92年的《家有囍事》更一舉衝上4,899萬的歷史新高。但到千禧年之後,百家爭逐賀歲檔令票房分散,一枝獨秀的局面要到星爺08年的《長江7號》(圖)以及去年君如的《金雞SSS》才再有出現。
《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1996年(5,751萬)
《紅番區》:1995年(5,691萬)
《長江7號》:2008年(5,140萬)
《家有囍事》:1992年(4,899萬)
《一個好人》:1997年(4,542萬)
《金雞SSS》:2014年(4,128萬)
《醉拳II》:1994年(4,097萬)
《97家有囍事》:1997年(4,043萬)
《飛鷹計劃》:1991年(3,905萬)
《我是誰》:1998年(3,88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