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貨幣單日跌三成

烏克蘭貨幣單日跌三成

【本報綜合報道】烏克蘭央行自周四宣佈放棄外滙拍賣後,烏克蘭貨幣格里夫尼亞(Hryvnia)兌美元滙價當日即重挫31%,因為外滙拍賣實際上是等同實施固定的本幣滙率,放棄該措施則代表讓格里夫尼亞自由浮動。

准自由浮動後即加息

滙率急跌看似嚇人,但烏國央行行長指,此舉可消除市場不確定性,同時更易取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貸款人提供的援助資金。格里夫尼亞滙率昨反彈近15%,兌每美元滙價由周四最弱時的25格里夫尼亞,轉強至昨日約18.05格里夫尼亞兌一美元。
央行周四同時大手加息5.5厘,至19.5厘,以防貨幣自由浮動後國內出現金融動盪,但仍難阻當日滙價急跌。正因如此,外滙儲備即時急降至六十四億美元,勉強能滿足僅五周內的進口需求。
烏國央行這舉動,卻得到IMF的背書,現時有國際債權人正與烏政府協商延長貸款,IMF去年四月時曾向該國提供一百七十億美元資金,但要求烏國要為貨幣找出一個穩定而合理的兌換水平。以往格里夫尼亞兌外幣一直存在黑市和官方滙率間的價差,烏國央行行長Valeriya Gontareva指,該行讓貨幣自由浮動是最直接的做法。
由於烏俄戰事持續,烏克蘭金融越來越接近崩潰,去年底通脹率已觸及25%,目前迫切需要資金,以填補約為一百五十億美元的資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