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美容事故 三人被控誤殺死者夫:心情仍在谷底

DR美容事故 三人被控誤殺
死者夫:心情仍在谷底

【本報訊】二○一二年造成一死三傷的DR醫療美容事故,警方經過兩年多調查昨終就事件提出檢控。三名被告包括DR創辦人周向榮、為死傷者打針的女醫生麥允齡及一名化驗室技術員,三人各被控一項誤殺罪,昨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三人獲准保釋,案件押後至三月再審。死者陳宛琳丈夫楊先生表示,至今未能放下妻子死亡事件,心情仍在谷底,希望案件早日審訊完成。
記者:梁偉強 譚靜雯 陳沛冰

死者丈夫楊先生與女兒昨手持死者照片,表示仍然未放低事件。許頌明攝

四名女子於二○一二年十月先後在DR醫療美容集團進行CIK/AI(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應用免疫)治療,有關治療是先從客人體內抽取血液,再在科學園的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提煉,然後再注射入客人體內。四人注射後出現不適,包括周向榮的胞姊周欣欣,她病徵較輕微;四十六歲陳宛琳入院一周後死亡,六十歲的王靜波最終雙腳膝頭以下截除保命,其後專家證實他們感染膿腫分支桿菌。衞生署證實曾有四十四人在DR接受該療程。

三名被告獲准保釋

警方昨表示,港島總區重案組人員經調查及徵詢法律意見後,昨日上午在九龍城、馬鞍山及尖沙嘴拘捕兩男一女,下午由警方押至至東區裁判法院提堂。首被告DR醫學美容集團擁有人周向榮(六十歲)、次被告女醫生麥允齡(三十三歲)及第三被告技術員陳冠忠(三十歲)各被控一項誤殺罪。控方表示需時索取進一步律政司指示,申請將案押後,各人暫毋須答辯,又因案情嚴重,反對被告保釋。
按控罪書內容,女死者陳宛琳接受的CIK/AI治療,是根據仍在實驗過程中的治癌療法而製作,涉及抽取她的血液,在實驗室內加工,再將血液製品重新輸入她的體內。
控方指次被告是對陳宛琳進行治療的註冊醫生,第三被告是在集團旗下科研中心製作涉案血液製品的技術員,三名被告均對陳宛琳負有謹慎責任,卻於二○一二年十月十日嚴重疏忽,非法將她殺死。
第三被告根本不合資格製作涉案血液製品,三名被告均沒確保血液製品經過病毒及細菌測試,以避免受到污染,首、次被告也沒向陳宛琳詳述治療風險。
三名被告均有保釋申請,辯方透露首被告育有五名子女,現與九十二歲父親同住,在港有資產的他潛逃風險低。失婚次被告於二○○六年自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已婚第三被告現為哈羅國際學校實驗室助理,是家庭經濟支柱。
裁判官將案押後至三月十一日,准首被告以五萬元現金保釋,其餘二人各以二萬元現金保釋,三人均不得離港。

調查過程被指緩慢

陳宛琳與丈夫於灣仔經營茶餐廳,其夫楊先生及女兒昨在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楊先生表示,現時每次拿起妻子的舊相片時仍不禁落淚,「𠵱家仍未放低事件,心情跌落谷低」。過去兩年半除了協助警方落口供,完全不知道事發經過和原因,認為調查過程緩慢,希望審訊早日完成。
王靜波表示,昨日家人通知她警方終就事件提出檢控,認為政府不單要對她,還要對社會有所交代。她說事發後壓力很大,因要截去雙腳失去教師工作,「以前可以同同事朋友去旅行,教書對社會有貢獻,𠵱家只可以對住四幅牆」,無法過正常生活,要接受心理治療。

DR事故另一受害人王靜波須截肢。資料圖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表示,DR事件調查要花時間搜證,當中涉及專業意見,偵查必須仔細。一直有協助死者家屬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表示,警方九個月前已完成調查。
案件編號:ESCC4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