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審水貨客官嘆:自己國家奶粉都唔敢食 係國恥

連日審水貨客
官嘆:自己國家奶粉都唔敢食 係國恥

【本報訊】粉嶺裁判法院主任裁判官吳蕙芳連日審理違反限奶令個案時,先後指出案件數目按年倍升、情況已失控及極猖獗,昨日她再處理二十三宗違反限奶令案件時,更將事件提升至國家層面,公開悲嘆「自己國家出產嘅奶粉,自己國民都唔敢食,係一種國恥之外,仲係一種好悲哀嘅事。」
記者:林綺琪

吳官昨處理的限奶令新案被告包括港人及內地人,年齡介乎二十二至七十四歲,有被告走私配方奶粉二十點八公斤,超標十九公斤。當中只有一人不認罪,其餘二十二人中有三人各判監兩周、六人判緩刑,餘下者罰款三千一百元至九千元不等。

普通話訴心聲

由於違反限奶令的被告操不同語言,法庭一般會將操廣東話及普通話的被告分批處理,操其他方言的被告則會個別處理。
吳官在處理案件前開宗明義稱,走私奶粉十分猖獗及盛行,即使她在去年六月已加高加大刑罰,但仍無法收效。經粉嶺裁判法院處理的違反限奶令案,由二○一三年的二千七百宗急升至去年的五千宗,升幅近一倍,情況「非常得人驚」。
吳官以廣東話表示走私奶粉人數眾多,明白這是社會問題,「自己國家製造嘅奶粉,自己都唔敢食,係咪可悲吖,極之可悲,知道自己唔能夠杜絕到呢類罪案,但係有責任遏止個數字上升。」她隨後以普通話處理另一批被告時,重複不敢食自己國家製奶粉之說,更進一步申述「我認為係國恥」。

走私90公斤米的被告羅紹新(左)遭官揶揄「生咗蟲都未食得晒」,與女被告羅艷芳同判緩刑。

及至下午,吳官在客家話繙譯員協助下,處理三名同時走私奶粉及白米的男女被告,吳官以廣東話說:「自己國家出產嘅奶粉,自己國民都唔敢食,係一種國恥之外,仲係一種好悲哀嘅事」。
該三名走私奶粉及白米的被告,分別攜帶了七十七至一百三十公斤食米過關,違反法例設下的十五公斤限制。內地人男被告羅紹新(六十四歲)攜帶九十公斤食米返回內地,聲稱食米是自用,吳官即揶揄「二百幾磅米,生咗蟲都未食得晒」,被告卻補充:「我買嗰啲好啲㗎,係暹羅米」。他與走私一百三十公斤食米的港人女被告羅艷芳(三十八歲)終同被判罰款兼緩刑。
吳官指有關走私奶粉的案件大多判以罰款,但令粉嶺裁判法院的壞賬史無前例地飆升。法庭起初願意讓有經濟困難的人可遲交罰款,但「啲人冇口齒,逃之夭夭,都唔知去邊度搵佢,壞賬就係咁產生」。眼見「走數」問題嚴重,吳官揚言現時會要求被告即時交錢。

斥「走數」嚴重

昨日違反限奶令的被告中有五人年逾六十,吳官明言面對長者被告不會心軟手軟,「否則呢個法庭將會坐滿老人家,犯罪集團更會肆無忌憚搵老人家犯案」。
吳官警告「如果老人家甘於被利用、甘於受騙,即係亦甘於坐監」,又質疑有些長者恃老賣老,以為不會被判監,故她亦不排除會判長者被告入獄。
案件編號:FLCC715-29、740-42、FLS317-3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