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5底板 砌出假iPhone 5s先達店東賴上下左右舖供貨

iPhone 5底板 砌出假iPhone 5s
先達店東賴上下左右舖供貨

【本報訊】旺角先達廣場一間電話店賣假蘋果iPhone 5s,手機以二手iPhone 5機底板及翻版iPhone 5s機殼組合成。海關接投訴後派員扮顧客光顧,搜出十一部共值約六萬元的冒牌iPhone 5s。店東稱不小心從先達廣場「上下左右」店舖入了假貨,他開價四千二百元出售一部冒牌貨,從中僅獲利五百元。
記者:樊素心

店東被告沈嘉豪(二十六歲)及店員黃子力(二十一歲)共被控一項為售賣或任何商業或製造用途而管有應用偽造商標的貨品罪。店東昨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認罪,准保釋至本月二十六日等候社會服務令報告判刑。店員獲控方不提證供起訴,自簽二千元守行為一年,另付五百元堂費。

電話店東主沈嘉豪承認售賣冒牌iPhone 5s。陸羽平攝

仿冒程度或影響判刑

控方應暫委裁判官林子勤要求將撿獲的iPhone 5s電話連包裝盒呈堂。控方指電話機殼屬偽造,機殼上的印字字體較正版為粗,部份電話的主機版來自二手iPhone 5。電話包裝盒的印刷質素亦較正貨粗糙,但冒牌電話如正貨機般附上耳筒及說明書。林官將整套偽冒銀色iPhone 5s仔細過目後稱,電話仿冒的程度或影響判刑。
去年八月二十二日晚,海關關員喬裝顧客光顧先達廣場地下G10號舖,店員向關員開價四千二百元售出一部iPhone 5s。店員稱該電話無指紋辨認身份功能,關員隨即表露身份,被告到場後與店員同被捕。關員從店內搜獲十一部假iPhone 5s。
被告已婚育有一對年幼子女,他有售賣冒牌貨案底。辯方指被告從先達「上下左右」店舖不小心入了假貨。該批iPhone 5s來貨時,包裝盒已被膠袋封好,由於拆封會降低電話的售價,故被告無拆開包裝檢查。被告入貨後從互聯網查閱及找到盒上的產品序號,遂以為屬正貨,但承認這是「致命粗疏行為」。
辯方補充,被告月入二十萬,但須付十一萬元租金及四萬元人工。該批iPhone 5s的入貨價跟零售價僅相差五百元,假iPhone 5s的存貨亦只有十九部。辯方欲呈上被告的入貨單作證,但稱由於先達廣場最近失火,買入iPhone 5s的單據因水浸而損壞。
海關指消費者可光顧有信譽的商號,如有懷疑可向供應商、代理或生產商查詢。據《商品說明條例》售賣冒牌貨品的最高罰款為五十萬元及監禁五年。
案件編號:KCCC3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