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降準不敵打槓桿

國策解碼:降準不敵打槓桿

成也孖展敗也孖展!近期A股多次回落,均是受當局壓制孖展等槓桿資金消息的影響,期間人行多次以逆回購方式放水,但市況均不為所動。前晚人行再突然降準,結果A股要倒跌收場,足證市場對股市槓桿能否維持的憂慮,已經壓倒中央會否再放水的考慮。這種A股的「新常態」,可能將令市況持續震盪。
截至周三,滬深兩市的孖展餘額為約一萬一千三百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場估計,在外還有同等規模的其他槓桿資金,包括傘形信託、委託貸款等。這筆總規模達到兩萬億的槓桿資金,是推動去年A股指數和成交金額急升的主要力量。
不過,這筆資金本身亦需要成本,目前孖展息率約為八厘,傘形信託息率則約為十厘。滬綜指今年至今已累跌逾1%,即使市況沒有逆轉,持續牛皮市所帶來的利息壓力,已足以令投資者離場。
另外,中證監最近已多次在滬指接近3400點時出手打壓,如果投資者相信這就是「政策頂」,大市短期內的上升水位最多只有10%,對比槓桿資金的成本,值博率實在不高。
比起降準,昨日更多內地市場人士關注正在進行的第二輪券商孖展檢查,有指將會增加檢查「強制平倉執行力」內容。在上輪檢查中,中證監對多家券商的違規孖展只是警告,但如果之後要求強制平倉,將對市況帶來巨大殺傷力。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