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數天在北美。路途上和《未夠秤》導演Matthew Torne(學生領袖黃之鋒是紀錄片的主角之一)出席了幾個公開論壇,講到「香港之戰」。689暫且不提,未來的香港,誰會是統治者?甚麼質素的人?人在北美,當然也關注紅三代、富二代的讀書能力、社交能力。在國家改革開放下,國營也好,企業也好,全都走向國際化,讓一小撮人富起來。近這十多年,不少富二代,甚至紅三代出國留學,首選都是美國八大常春藤名校(Ivy League),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賓夕凡尼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這些老牌大學,連美國本地優才生也不易考上,富二代、紅三代,又憑甚麼考上?當中考上的,有幾多是憑實力,有幾多是靠關係?大家一齊來探討一下。最為人熟悉,莫過於中共前「強人」,現在服刑中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走讀了歐美名校,據聞他考上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律學院。至於紅三代,考上了耶魯大學,據聞有前中央紀委書記吳官正的孫女,有國務委員楊潔篪的女兒,而史坦福大學,據聞有賈慶林的外孫女,還有李克強的女兒也是在美國留學。而且全部都考取了獎學金。
在此,我自問自答兩個問題:一、問:「那些『太子黨』畢業後真的行嗎?」答:「其實在金融投行內,不少富二代是在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的,入行時或許被笑為『太子黨』,假以時日,很多也練成『實力派』,但總有些繼續胡混下去。富二代的家族在政商界人脈廣博,畢業後自然成為爭相招聘對象!工作機會多,自然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二、問:「那是說,還是靠『關係』?」答:「維持一所大學的知名度,學生家族背景造就了不少明星效應。企業也是一樣,富二代、紅三代也帶來同樣的效應!『關係』從來都是雙方面的。有人說,『關係』也是實力的一種,不知你們又會否認同?『苦讀』之餘,一撮人也懂得生活享受。接近二十五萬的美國留學生當中,一撮比起香港城中的公子們更懂得玩車。」
多得媒體公司Vocativ,拍攝了中國富二代、紅三代在美國南加州洛杉磯的誇張玩車場面。這些紅三代玩車勁辣,這些80、90後(18-25歲)的奢華生活,包括YouTube及網上報道,被國內社交媒體轉載了過億次!還在內地各單位「淘金」的貪官,又會否腳震?這些海外「苦讀」的紅三代公子們,入門版最低限度要法拉利,像樣那些,要林寶堅尼戰車出入荷李活大道。Bentz太老土,需要改裝,以示隆重的派對,可用上Bugatti 16.4 Veyron特別版名車,最低入場費為130萬美元。我未有研究的,是否這些「苦讀」學生們的感情世界,也是同樣的「充實」?上網一看,歡迎給我們一點意見。 http://m.wimp.com/secretmeet/(你必須看這段片,才會了解當中的奢華)。
把話題擴闊一點,移居海外的中國貪官及親屬,聽聞有一部份會回到國內自首,因為打貪的力度猛烈(是否對付政敵又是另一話題),牽連的人際網絡涉及還在內地的家人,更大的刑罰是「抄家」。今次的打貪腐,中國共產黨真的有很大的「決心」。也返回原頭的問題,誰會是未來香港的統治者?部份會否是這群「苦讀」中國青年,ultra-rich Chinese spoiled kids?有多少這些「人才」,會流入香港?後雨傘運動年代,原先的香港人,會否和中共富二代、紅三代「宣戰」,捍衞我城?我看不到香港有太多廢青,在財富不均衡,沒有相對公平競爭的香港,香港下一代會進入另一階段的激戰?
最後,加拿大多倫多與你有個約會:「後雨傘運動之香港民主路」公開論壇:日期:2月7月(星期六);時間:2pm-4pm;地點:錦繡中華(467 Steeles Ave. E.)。我們繼續為香港民主路一起發聲。查詢可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錢志健
資深對沖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