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追求長春不老,不再是幻想。美國史丹福大學科學家在抗衰老研究取得突破,找出方法成功令老化的細胞恢復活力,有助解救人體衰老有關的疾病。
助預防老化病
抗衰老的關鍵物質叫做端粒,端粒是存在於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脫氧核糖核酸(DNA)重複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年輕人的端粒長八千至一萬核苷酸,細胞分裂一次,DNA每次複製,端粒就縮短一點,一旦端粒消耗殆盡,染色體就會易出現突變而導致細胞老化。如果能延長端粒,細胞就能繼續生長,延緩衰老;但若細胞激活過度,恐有患癌之虞。
史丹福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教授布勞(Helen Blau),以經過改良、帶有端粒酶反轉錄酶編碼排序的核糖核酸(RNA),傳送指令到細胞製造增加端粒的端粒酶,令細胞端粒幾天內增長了一千核苷酸,延續細胞分裂活化,其中皮膚細胞多分裂了二十八次,肌肉細胞多三次,相當於令細胞年輕了十多年。新方法有助預防或治療老化病,例如糖尿病和心臟病。
中大醫學院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形容史丹福研發的方法有趣和聰明,但距離實際醫學應用還有很長的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副教授梁純說,史丹福在研究技術上是有改進,但相關抗衰老理論並非新事,現階段適用於杜顯氏肌肉萎縮等重症病人,若說要用在無病無痛的人身上回復青春,風險較高。
■記者孫天愛/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