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新聞報道完畢!」伍家謙去年底以簡單一句結束了十多年的記者生涯。短短半個月,「體育王子」以自由身轉戰精采下半場,既為港超球隊東方擔任主播,又密謀出書,每事都與體育割不開。
記者:鄭嘉慧 攝影:李錦鏵
找伍家謙拍攝幕前另一面,熱衷運動的他首選在街場打波;他說起當體育記者的起點,無獨有偶也是始於籃球場。千禧年,仍就讀珠海學院新聞系的他,打波時遇上任職報館的同校師兄,就此展開了十四年的記者路:「當時師兄說報館有空缺,自己愛運動,知道是體育版就決定一試。之後畢業遇上金融海嘯和沙士,搵工艱難,自然不會錯過熟悉的體記工作。」
不做主播仍離不開體育
就讀新聞系的家謙於實習期間被派往亞視體育組,二○一三年再加入無綫由低做起,一步步晉升為體育主播。去年十一月,三十五歲的他毅然辭職,引起全城熱話。這「體育王子」的上半場多姿多采,卻自言比不上所採訪港將的每個時刻:「上屆倫奧是我採訪生涯最amazing的一刻,不但有黑妹(葉姵延)殺入八強,李慧詩更歷史性奪銅,令在場記者全部相擁歡呼。」
離開需要勇氣,但若果離開是為了回來,感覺可能輕鬆得多。家謙最新的工作清單上,幾乎每項都與體育有關,除了最近加入東方足球隊,以主播身份報道球隊賽事,最近又與拳壇「神奇小子」曹星如合作,以功夫熊貓主題出席商場賀年騷。他笑言:「當初選擇離開,是覺得以前定下的目標已達到,不敢說做得很好,起碼已對得起自己。我在體壇成長,怎會捨得就此離開?只希望換個身份,迎接新嘗試。」
望港將獲更多尊重
現在忙碌程度更甚於舊時,但他卻越戰越勇,心中一團火依然旺盛:「記得以前採訪阿士東維拉青訓,球隊早為U9球員鋪路,讓他們邊讀書邊訓練,即使將來沒有班落,學歷亦等同香港文憑試。香港運動風氣不算差,二○○九年港足在東亞運捧盃,觀眾逼爆大球場,渣馬每年報名都爭崩頭,可見體育帶來的身份認同,是無法用金錢量化。」
對本地體壇的一份熱情十年如一,可是十多年來的體壇發展,令少有嘆氣的他自覺使命未達:「運動員不是今年訓練,明天就有牌落袋,我們的香港運動員值得更多尊重。以前的工作有太多限制,但網絡如此發達,我亦正與一些網站商討合作,希望繼續以體育人身份出力,將港將背後的奮鬥故事報道給港人。」
獲片商垂青或入娛圈
難捨體壇,外界也早看準家謙的名氣,不但代言工作接踵而來,亦多次以司儀身份公開露面,更已到香港設計中心履新,擔當推廣及公關工作。問他可有意殺入娛樂圈?家謙坦承已有片商招手,自己亦不抗拒任何嘗試。
主播路的上半場做到家傳戶曉,踏入人生下半場的他,下定決心邁向新目標:「現時我還埋首寫書,記載主播軼事、體壇趣聞,亦有成長地西環的點滴,希望明年完成。三十五歲前我無愧自己,之後亦要證明除了體育範疇,其他方面我都可以做出成績。」
加盟《蘋果》周日登場
伍家謙離開大台後搞作多多,在本地球壇客串主播之餘,八號起亦為本報「Sunday Fever」寫專欄,與讀者訴說體壇所見所聞,各粉絲密切留意!
識睇,一定係睇足英台【英波Live】:
http://soccer.appledaily.com
http://bit.ly/eng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