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寶馬山,天陰無日,少了一份躁熱,添了幾分涼意。香港的冬天便是如此,冷是不大有的,最多是涼。至於攝氏12度天氣預報為「寒冷」,那不過是一種生活習慣用語而已。12度叫「寒冷」,那零下二十度叫什麼好呢?
在山道上走,常常會碰到行山人,迎面而來,擦肩而過,打個照面,笑一笑,道個「早晨」,萍水相逢,令人相當愉悅。香港的人情世故,在「大中華地區」還是最教人舒服的。走到半路見一個男人拿着一根樹枝在樹叢中勾東西,原來是一隻途人扔掉的塑膠袋,他費了些勁將之勾出來,清理了垃圾。
前一晚下過些小雨,樹木間還有水氣,背陰處的泥土也是潮濕的,空氣中也就有了草木的氣息,呼吸很清新。這條山道每星期都帶着拖肥來走一次,拐彎抹角都已熟悉,從我家陽台往山上看,山路又高又長,但真正上了山,順腳上下也不過四十分鐘時間,還有不少人是圍着山跑的,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看見他們便想起近來練跑的朋友越來越多,香港好像一下子多了許多長跑運動員,都說要挑戰自己,就算跑不了「全馬」和「半馬」,跑個十公里賽也特別有滿足感。
這條山道叫「金督馳馬徑」,名稱古意盎然。金督是香港第十九任港督金文泰,他喜歡在寶馬山上策馬,後來這條山道就用上了他的名字。紀念港督的還有一條著名的「麥理浩徑」,但麥督不似金督,他自己是不會去跑「麥理浩徑」的。這種紀念地名挺有意思,今天我們雖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但西方好東西還是可以借鑑的,我們也可以找些地方用命名來紀念一下值得紀念的人物,比如說「梁督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