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緊急手術 四度打回頭

非緊急手術 四度打回頭

【本報訊】現時全港僅三間醫院可進行主動脈撕裂修復手術,其中瑪麗及威院合共有十一名醫生可當「主刀」;中大心胸外科教授萬松說,由於人手不足,須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或心瓣修復等非緊急手術的病人常被臨時取消手術,有病人更四度被「打回頭」。

僅三醫院可治療

現時全港只有瑪麗、伊利沙伯及威爾斯醫院可進行主動脈撕裂修復手術,其中瑪麗本周一早上八時至周二早上八時,二十四小時內進行五個同類型手術,由三名醫生輪流操刀。
瑪麗心胸外科顧問醫生陳泰良指,該院共有五名醫生可任「主刀」,面對個案驟增,「如果手術室應付唔到,惟有留院,食止痛藥,控制血壓,等佢唔好惡化」。他指心胸外科深切治療部原有八張病床,因應情況已加開兩張,照顧其他病人。
中大心胸外科教授萬松解釋,主動脈撕裂修復手術需做至少五、六小時,病人要全身降溫後才開刀,術後需時恢復體溫,單是此部份已花逾兩小時,現場需要最少一名醫生當「主刀」、一名助手、一至兩名麻醉科醫生,另外亦要人手操作心肺體外循環機及手術室護士。他指每周都有接受非緊急手術的病人被臨時「打回頭」,「讓路」給主動脈撕裂修復手術。
■記者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