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收到幾個政界朋友電話,問我為甚麼向王維基發炮。我反問,難道你不認為他講法有問題?
王維基昨在報章撰文,說民陣周日遊行只有約一萬人,「明顯可見很多香港市民已轉軚。我和大家都很傷心、很不忿」。
究竟遊行人數少是否就是市民轉軚,可以有不同意見,但如果王維基當日沒有參加遊行,根本無資格說「傷心、不忿」。港視事件,王維基從來沒有現身遊行集會,這是他的個人選擇,他同樣有自由今天不參加爭取普選的遊行集會,但如果自己不去卻說人數少「傷心、不忿」,未免假惺惺。我在「壹錘定音」評論這件事,最想香港人學懂,不要單單聽公眾人物說甚麼,要看他們做了甚麼。
王維基文章不停批評泛民不聽民意、不理實際需要,字裏行間明顯想泛民袋住先,在立法會投票支持政改方法,但偏偏就沒有寫出來。我寧願他坦白寫出來,起碼真誠,兩邊討好的做法太虛偽。
正如「壹錘定音」昨天也翻查官員以往發言紀錄,發覺梁振英及包括張建宗在內的多位高官,過去半年內都曾經表示調動財委會議程有問題,單方面調動更加是不尊重行政立法關係。換言之,梁振英為求農曆新年前可以通過撥款,成立他視為親生仔的創新科技局,不惜自打嘴巴。
梁振英沒誠信不是新聞,但都要立此存照。
李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