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飛行總會由一九二七年成立的香港飛行俱樂部、一九六四年成立的香港航空會及遠東飛行訓練學校合併,三棟在一九五八至六八年間建成的建築物,已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尤以半圓筒形的鋼製兵營式建築及飛機庫最具特色,是啟德發展區內僅存印證該區曾作航空發展的建築群。
獲評三級歷史建築
飛行總會前會長樂可均,於一九七四年加入總會前身的飛行俱樂部。他說,合併前飛行俱樂部以政府人員為主,至於航空會成員則多為航空公司機師,雖然會址相鄰,但兩會成員壁壘分明。他記得當年入會時,連同他在內俱樂部僅得四名華人成員,包括已故影星喬宏等。
總會合併後成為本港唯一小型飛機會社,目前有約五百名會員,由趙式芝擔任會長,藝人王敏德亦經常出席飛行總會活動。總會同時接管一九三三年成立的遠東飛行學校,現仍有提供私人小型飛機執照,以及小型飛機維修等課程,開放予公眾報讀。航空青年團會址亦在總會建築群內,總會亦與青年團合作,由義務機師為團員提供直升機及定翼機飛行體驗。樂可均說,禁飛令實施後,飛行體驗活動只能於周末及周日在石崗機場進行,參與人數大幅減少。
現時總會會址,在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上被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及「休憩用地」。發展局指當局會在該地皮有具體發展計劃時,將諮詢古物古蹟辦事處以確定合適的保存或其他處理方案,現階段未為地皮定出發展計劃。不過古諮會二○○○年為建築評級時,在歷史建築評級文件中,已指出總會未能確定可否繼續在現址營運,鋼製兵營式建築及飛機庫或可拆卸在別處重置。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