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搞陳文敏?(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誰搞陳文敏?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老毛金句: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因此,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批鬥。當左報瘋狂攻訐一個人,聰明的讀者應該思考,究竟隱藏的議程是甚麼、真正的動機又是甚麼?
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近日成為《文匯》、《大公》攻擊的對象。《文匯》最先發炮,繼批港大校長馬斐森「包庇港獨」後,上周一以三大版篇幅,引述翌日才公佈的教資會《研究評審工作2014》報告,猛轟港大法學院學術研究標準遠低中大法學院,歸咎陳文敏任職院長期間「不務正業」,花過多心思搞政治,拖累學術研究質素,並指控他包庇下屬戴耀廷佔中。接下來幾天,《文匯》、《大公》輪流開火,繼續狂插陳文敏「累港大沉淪」、「法律系淪英四流校水平」云云。
左報出招後,陳文敏已就學術水平的指控反駁,並慨嘆「中共式攻擊」令港人擔心,憂慮「淪為鬥爭地方,對香港沒好處」。昨日他在《明報》撰文,更直指左報發動攻擊,原因之一是盛傳他可能出任港大副校長,批評左報以批鬥的方法向大學施壓,嚴重干預院校自主,「影響的不只是港大而是所有大學的自主。對敢言的學者的打壓,更是企圖壓制言論,侵害香港的核心價值。」
以陳文敏的學者作風,過去絕少如此坦率地反擊:「教資會的報告極度機密,連委員也只能目閱,為何左派報章在報告發表前兩天已能取得報告?在傳媒多番追問下,教資會仍拒絕透露報告是否事前提交教育局和特首辦,如果這次事件涉及政府高層,那便是非常嚴重的干預學術與言論自由的事件。」
陳文敏的提問,問到要點上去。《蘋果》日前報道,梁振英心腹兼行會成員張志剛是曾在會議上閱讀報告的教資會委員之一。上周三教資會公佈報告當日,主席鄭維新被問到左報如何提早獲得報告,他只是強調報告高度保密,月初會議後已即場收回,卻兩度拒答何時將報告交教育局或特首辦。
一般公務員,怎敢將如此機密的報告提早外洩給個別報章。因此可以推論,此事必涉梁班子極高層,人物呼之欲出。至於動機和時間,港大原擬本月內公佈副校任命,而陳文敏獲薦出任的副校職位掌管學術人事與資源,與學術自由息息相關。港大校長由馬斐森這洋人出任,已教一些人看不順眼;由李克強事件,再經歷佔領運動,到梁振英點名批鬥《學苑》,學術界尤其是港大早已成當權者重點整治的對象,當然不容有失,要打擊陳文敏於任命作實之前。
既然可以公然將黑客材料、銀行本票當為勾結外國勢力「證據」,在梁振英治下,學術評審報告自然也可以成為打壓異己、干預大學自主的工具。
諷刺的是,當董建華找來馬雲打本給香港年輕人創業,梁振英又異常看重創新及科技,以至要打尖爭取撥款設立政策局,理應是發展科技、栽培人才、激揚思潮最前端的大學,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正面對當權者和建制派以文革式批鬥的瘋狂手法,肆無忌憚的干預。這個環境下,香港還能吸引人才嗎?這個社會還配說創新嗎?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