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本港缺乏醫學科研人材,中文大學醫學院未來五年會額外撥款約一億五千萬元,從全球招聘三十五歲以下、具本港執業資格及博士學位的科研人才,為他們提供實驗室及人手等資源,希望可額外增加最少四十名教員,為本港培養醫療界明日之星。政府於二○一六至一七學年會增加全港五十名醫科生學額,以應付服務需求。
重點為腫瘤及老人科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昨日與傳媒茶聚時,提及本港缺乏醫學科研人才,醫院管理局主要維持足夠人手提供臨床服務,醫學院有責任為本港長遠培養高質素醫學科研人才。醫學院未來五年每年會從捐款及儲備額外撥出二千萬至三千萬元,從全球招聘三十五歲以下,具本港執業資格及博士學位的科研人才,重點是腫瘤科及老人科等。現時醫學院約有二百名教授,預計該計劃可增加百分之二十教員,即最少四十人。增加教員也可應付未來政府增加醫科生學額對教員的需求。
陳家亮透露,有關計劃去年「偷步」聘請三名醫生,包括一名本地畢業後到海外深造,及兩名在海外畢業的博士醫科生。去年婦產科學系也從英國聘請國際人工授孕權威李天照醫生,並兼任中大輔助生育技術中心經理。
陳又指,醫學院新設「吾生有幸」獎學金,名額每年不多於十個,每人可獲五十萬元。學生除了要成績優異,也需透過課外活動或社會服務工作,表現願意服務大眾,「可能叫學生細細個就去病房倒排泄物」,令學生存有謙卑之心。因應未來基因醫學會成為主流,「到時科技上可製造超級BB,好多倫理問題要處理」,醫學院會改革課程,將醫學倫理列作必修科目。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