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居民居水上 - 林夕

上水居民居水上 - 林夕

古有對聯:上水居民居水上,長洲賓客賓修長。
以前重點在下聯,是無聊人想出來的有料笑話,現在重心顛倒,對無奈人來說,上聯不但笑中有淚,更一語成讖,靈驗過發叔從車公廟求來的下下籤。
身處購物「天堂」的山海關,上水失守,是奉天承運的硬道理。皇帝沒有詔曰,水貨客已如清兵入關再出關,出出入入心口掛個勇字,巴不得紮起辮子,方便勇武搬貨,平民不論男女,恨不得紮腳以減低受傷機會。吳三桂們衝冠一樂為求財,佔領區內沒有下達居民禁足令,只是你來打醬油,還是想買金買銀呢?真想賣醬油的請過主,別來混吉。
我這個前度上水居民,以前偶爾也很喜歡去石湖墟逛逛。有次在商場一間入不得遊客法眼的小店內看到一張辦公椅,坐下去很舒服,難得頸墊恰好如量身訂作,不錯,可惜,那時不知什麼叫人是物非,也萬萬沒想過,不過是椅子一張,居然如戀人,要懂得珍惜什麼機緣,小店似曇花,再不回頭就已是百年身了。
也不過猶豫了幾星期,以還是覺得你最好的心態,想吃那回頭草,誰知道,山中方一月,上水已千年,不但那小店消失了,商「場」已升格優化為人來人往的購物「城」,喼去喼來間,卻又懷疑身在機場。對於不大出門的離地之人,那情境,確如同幻覺。我的椅子呢?耳邊響起了自己寫過的歌詞:閉起雙眼我最掛念誰,眼睛張開身邊竟是誰。然後哀悼與嘲笑那家店不知自量,這是什麼地方,你不賣奶粉,賣什麼辦公椅呢,搵多啲唔得嘅?
上水的名字,本來頗有詩意,但意境是奢侈的,能否保存那裏的舊建築,關乎奢侈的文化;一個社區本來該有的配套,方便與否,關乎基本生活所需,宜不宜居。
是的,上水居民,若不想離地,日日在上水車站抗戰,不謫居於水上,就只好繼續活在天上,廁身於購物天堂。至於長洲,有海防線為屏障,一無沉香羅漢松可砍,二無螢火蟲可觀,賓客再多,也只能看浪奔浪流,平凡日子還長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