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零售年年增長的神話不再!政府公佈去年全年零售銷售數據,金額按年跌0.2%,為二○○三年推行自由行政策以來,首次錄得全年倒退。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預料,今年市況仍然疲弱,呼籲開放高消費力的自由行城市來港;但有較少依賴自由行的百貨公司,生意依然暢旺,逆市加薪兼派花紅挽留人才。
記者:鄭柏齡 吳綺慧
本港去年零售銷售總額為四千九百三十三億元,按年跌0.2%,為「沙士」以來首次出現全年下跌,主要受奢侈品表現不滯拖累,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品跌幅最勁,生意大減13.7%,電器及攝影器材亦跌8.1%;但超市、食品等日用品,仍錄約4%至9%的增長。如單計十二月,本港零售額亦出乎意料地下跌3.9%,為二○○二年以來表現最差的聖誕檔期。
旅客消費力減七成
事實上,去年訪港內地旅客人數仍大增16%,達四千七百萬人次,上水、屯門等地區近日出現被自由行「逼爆」情況。不過麥瑞琼指,自由行人數增長,不等於消費力增長,「啱啱開放(自由行)時,大部份嚟自一線城市,但𠵱家大部份嚟自非一線城市,有調查指旅客消費力減少達七成」。自由行「藥力」大不如前,麥瑞琼表示,並非所有零售商皆可以轉型,減少對自由行的依賴。她以高檔鐘錶商為例,「有幾多個香港人,一個月會買一隻幾十萬嘅錶?就算轉賣中價錶,租金成本亦承受唔起」。麥瑞琼認為,社會應該在提升接待能力的前提下,討論是否開放更多高消費力的自由行城市來港:「但𠵱家邊個講起都會俾人鬧。」不過,她對今年本港零售業前景未算悲觀,料全年零售額仍會有4%至5%增長。
經營「時間廊」的寶光,其財務總監關志堅認為,近期生意欠佳主要是受內地經濟持續放緩影響,加上高消費內地客現時多選擇到歐、日、韓旅遊,令來港旅客消費力下滑。「最近來港都係水貨客較多,這類客群唔好話奢侈品,就算是對中高檔消費品的生意,幫助都唔大。」他睇淡今年上半年市道,但未需要縮減分店。
一田生意不跌反升
去年生意明顯下滑的太子珠寶鐘錶主席鄧鉅明估計,今年珠寶鐘錶業市道仍然艱難,主要受內地持續打貪影響,「可能全年仍要負增長」。不過,他認為零售市況「升升跌跌好正常,我自己都好支持打貪」,暫無意關舖或裁員。
然而,並非所有零售商去年都生意難做。自由行佔整體收入不到兩成的一田百貨,其行政總裁莊偉忠指,公司去年十二月整體生意就增長17.2%,「平安夜後銷售明顯下滑,因為之前聖誕節買得太勁,要回一回氣,呢兩日啲生意又返嚟」。
莊偉忠指,一田今年整體加薪約7%,另派發約兩個月花紅。由於一田在過去十五個月內開設四間新店,「真係做到虛脫」,故今年暫停開新店。對於整體市道,莊偉忠則不看好,因自由行消費力放緩趨勢會持續:「整體嚟講,今年打個和已經唔錯。做生意有經濟周期,唔係永遠向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