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交通諮詢委員會針對本港塞車嚴重問題提出多項加費建議,消息指,本月底發表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正研究落實有關措施,包括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及牌照年費,及撤銷混能汽車的稅項優惠。交諮會早前建議首次登記稅的加幅,要比二○一一年的一成半高,而已二十多年沒有調整的牌費,其加幅則需考慮多年來的通脹,料加幅達八成,不少車行特意在加稅前進行速銷,甚至減價散貨。
混能車不算環保車
消息強調,加稅及加牌費並非為增加庫房收入,只是配合有關政策,有待運輸及房屋局拍板作實。根據交諮會去年底提交予該局的報告,建議兩年內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一成半,現時私家車的首次登記稅介乎車價的百分之四十至一百一十五,按其排放量遞增,而上次加稅已是二○一一年,當年加幅一成半。報告亦建議收緊環保汽油車的定義,混能車不再計算為環保車之列,僅零排放的電動車才獲得稅務寬減。
至於已經二十三年沒有加價的私家車牌照年費,則建議加幅要追回同期通脹幅度,按推算即百分之八十,估計有機會由每年三千八百多元至一萬一千二百多元,加至六千八百多元至逾二萬元。
不少車行在報告出爐後陸續舉辦車展或速銷活動,有車行將首期回贈予車主吸引顧客買車,亦有車行以「加稅前的最後時機」作招徠,表明保證加稅前可出車。車行預料,加稅將對平價車銷路打擊最大,認為稅率跟隨通脹水平調整較為合理。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