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週刊】馬鞍山下百年礦洞六千人黑暗中尋光

【壹週刊】馬鞍山下百年礦洞
六千人黑暗中尋光

【壹週刊】獅子山代表香港精神,但獅子右邊 的那個馬鞍,卻總是被人遺忘。其實,馬鞍山一點也不面目模糊,比起獅子山,它的故事更有血有淚。

馬鞍山有個具百年歷史的礦場,國共內戰期間,逃難來港的國民黨老兵,聞風而至希望能在這兒找口飯食。剛巧一九四九年,來自台山的余榮金開設大公洋行接手營運礦場後,與日本的釜石礦業合作開始大規模開掘,再將礦石運到日本,為一班難民帶來曙光。

礦工生涯原是苦,用生命做米飯賭注,每日返工要用游繩深入斜達三十度、距離礦洞入口過百米深的礦坑,不見天日掘啊掘。高峰期的五、六十年代,共有六千名工人在馬鞍山礦場開工,他們和老婆子女就住在附近的馬鞍山村,部落曾有過萬人聚居。

iPhone版下載: http://goo.gl/1SDaWF
Android版下載: http://goo.gl/xfQS8D
壹週Plus網頁: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