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情:一條橡筋的力量

醫護情:一條橡筋的力量

初出茅廬的他,每日都會在精神科病房診症。阿芬是一個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中年女病人,在病房已住了一年多,家人也沒有再探望了。雖然他不是阿芬的主診醫生,但每天他到病房工作時,阿芬總會走到他身邊說一堆思路紊亂的說話。他知道這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病徵,通常只是禮貌地聽着,沒有太多回應。
有一天阿芬又如常走到護士站,看着他在埋首工作。她突然間嚷着那天正是她的生日,還問能否給她一條橡筋作生日禮物。他不以為然,但也如她所願,隨手便給她一條橡筋,他心裏卻在想,應該不會這麼巧合吧。
無意間,竟發現那日真是阿芬的生日。他知道雖然表面上沒有問題,阿芬亦不會介意,但實際上他卻在沒有搞清楚事實前便暗下了判斷,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吧。
他越想越不安樂,便走到阿芬病床邊想對她說句生日快樂,但見阿芬已用那條橡筋把頭髮紮起,愉快地搖着馬尾,一臉滿足地沉醉在自己的世界。
一條不值錢的橡筋,一個卑微的生日願望,一些總不自覺的成見。他反覆地問自己,為甚麼當時會有這樣的反應,是自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去了解,還是阿芬的精神狀況太差,令人覺得她說的不是真?又是否每個人潛意識裏也會有的傲慢與偏見在作祟?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每天穿梭於病人可能真假難辨的世界,柳暗但花未明,自己亦會容易迷失。除了熱心硂同理心及專業,其實信任硂耐性及客觀也是引導病人重回現實世界的指南針。這就是一條橡筋的力量,「柔韌而輕,堅如束筋」,今天仍在他的心房內反彈迴響。
逢周一刊出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陳啟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