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
現時被視為市區的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等一帶東九龍,土地是二十世紀初從填海得來,當年政府由拍板展開工程至今,已經有近百年發展歷史。今日區內建成多個大型私人屋苑、公共屋邨及工商物業,見證着不同年代的變遷。
早前一個兩房單位升穿六百萬元的淘大花園,屋苑前身是製造豉油的淘化大同(簡稱淘大)的淘大工業村廠房。七十年代,恒隆集團大舉發展地產業務,並看準淘大持有區內土儲,於一九七八年時以二億元向淘大購入該幅土地,發展成今日區內大型私人屋苑。
現時為淘大花園委員會聯會主席葉興國,一九八三年以二十多萬元買入淘大花園樓花、建築面積五百方呎的單位,他指淘大花園是著名上車盤,當時每月供樓數目為人工的四分之一,小家庭較容易負擔首期。
另一具規模的私人屋苑德福花園,位處九龍灣車輛維修廠上蓋項目,恒隆及合和於一九七七年向港鐵投得發展權,發展成集住宅及商場於一身的社區,屋苑有三十多年樓齡,清一色兩房設計,在交通優勢下,最近衝上七百萬元新高成交。
德福部份作宿舍
資料顯示,二十世紀初兩名分別為何啟爵士及區德先生組合而成的啟德營業有限公司,於一九一六年開始進行九龍灣填海工程,其後發展舊機場,九龍灣一帶多處地方,包括舊機場亦以啟德命名。德福花園部份單位當年亦作政府及航空公司宿舍用途,而區內公屋啟業邨及啟泰苑地皮,前身是英國皇家空軍基地。區內的九龍灣及觀塘工業村,隨後因本港輕工業式微,逐步轉型至今日商業區。
■記者吳美茸、陳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