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擬邀私營投資港退休基金盼基建回報7%

地方債擬邀私營投資
港退休基金盼基建回報7%

【財經專題】

中央政府正積極處理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財政部已於上月初收集地方政府旗下債務責任釐清的滙報,部分擬以公私合作形式(PPP)轉化為企業債務。有港資退休基金指,參與內地政府基建投資項目,回報率至少要7%才吸引。
記者:周燕芬

美銀美林報告指出,中央政府希望透過PPP作為地方政府主要融資途徑,當中退休基金為理想合作夥伴,因為對方追求平穩不太高的回報率。發改委正制訂政策讓私營投資者獲得合理回報。不過,該行懷疑有多少私營企業願意參與由地方政府主導的投資項目。

民企揀有財力地方政府

醫管局公積金計劃主席李聯煒個人認為,要參與投資內地政府基建項目,回報率要達7至8%才吸引;此外,亦會考慮到相關稅務及資金滙進滙出問題。他預期,內地退休基金會是先行者,該公積金暫時沒有計劃參與。
一名不願具名的民營企業家表示對PPP形式參股有興趣,但會傾向挑選有財力、地級市以上的地方政府合作。至於是否要求控股?他認為「有時候政府主導會更好」;對回報率要求亦具彈性,「假若能與大型國企合作,5%回報率也願意,因為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要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他認為重點是開源節流,省一點錢,不作不必要投資、改善法治環境,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以增加地方的招商吸引力。
讓地方政府境外發債,吸納國際投資者,拓闊地方政府融資途徑亦是中央另一考量點。穆迪報告指出,寧夏自治區政府計劃首次於境外發行不超過十五億美元的伊斯蘭債券,發行期限不超過五年,待中央審批。穆迪形容發展速度超預期,正關注改革地方政府融資機制總體方案的細節。相信境外市場更嚴格的市場約束,有助改善中國地方政府發行人的透明度和問責機制,並可提高債券流動性,有望降低融資成本,但地方政府需要考慮管理外滙等風險。

李聯煒表示,醫管局公積金暫未計劃參與投資內地政府基建項目。 資料圖片

法巴倡勿亂搞超前建設

若要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法巴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陳興動認為,除了透過PPP進行,獲取民間資本外,地方政府也可以售賣地方資產來融資,以及面對現實,不作過於超前的投資項目;例如內地地鐵項目,部份出現超前建設,本地需求因未能配合,結果造成營運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