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老化 政府注資億元加強培訓 建築大工 培訓年期四變二

人手老化 政府注資億元加強培訓 
建築大工 培訓年期四變二

【專訪】
本港建造業人手老化,施政報告提出向建造業議會注資一億元,加強培訓工人至熟練技術水平。議會主席李承仕受訪時透露,計劃與承建商合作制訂「加強版」培訓方案,讓半熟練技工專注部份技能發展。業界指可由現時三、四年培訓期,縮短至兩年便能晉身熟練技工行列,工資望倍增。新計劃最快今年中推行。
記者:王家文

建造業議會資料顯示,本港現有約三十四萬名註冊工人,當中約九萬九千名為熟練技工,行內俗稱大工;約兩萬人是半熟練技工,即中工,餘下約二十二萬人是普通工人。大工中超過四成年屆五十歲或以上。議會預測,未來五年建造業欠缺一萬至一萬五千名技工。

盡快接觸高技術

主席李承仕表示,現時議會提供的課程,主要培訓學員至半熟練程度,要成為熟練技工,一般要在地盤浸淫三、四年,累積經驗和提升技術,再要通過工藝測試。議會正與承建商、分包商和工會等商討,制訂一套有系統的訓練計劃,「希望可以每年有一部份人(中工)能夠快啲成為大工」。
該會培訓及發展總監梁偉雄表示,過往半熟練技工不斷轉地盤工作,在不同地盤重複同一工序,只提升了部份技術,「但其他嘢佢未必有機會做」。新計劃可讓半熟練技工盡快接觸更高技術,「令到中工喺短啲時間(熟練),唔使三、四年,可能兩年度係咪可以做得到呢」。
他指現時工人採日薪制,但要承建商承諾做培訓計劃,則需以年計,故必須與各持份者深入討論。
議會每年培訓約六千名工人,議會調查發現,約七成學員一年後繼續在業界工作,即流失率約三成。李承仕坦言,施政報告提出注資一億元,對培訓工作而言,金額相對較少,議會或要再投放資金,因承建商要培訓中工,也要有「師傅」指導,所涉及的額外開支如何分擔,仍要商討,期望年中或第三季落實計劃。
據建造業議會二○一三年年報,該年度培訓約五千五百名工人,訓練費用逾一億三千萬元。

建造業議會資料顯示,本港現有約9.9萬俗稱大工的熟練技工。王子俊攝

日薪可增逾一倍

本身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的議會委員周聯僑認為,由於培訓費用不菲,應集中較缺人手的工種,如扎鐵、釘板、落石屎和水喉等,延長受訓期半年至一年,提升技工至熟練水平,既可獨立工作,也可減低流失率;但最重要是技工能在同一承建商下工作,跟同一師傅學師,「唔好走來走去,由開始簽約嗰日,跟兩年就做到大工」。
周聯僑表示,以地盤釘板及扎鐵工種為例,初入職中工日薪約七百元至八百元,一年後增至一千元,到晉身大工則可達一千八百元,升幅逾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