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做起 洗地盤佬形象

學校教育做起 
洗地盤佬形象

【吸納新血】
由八十年代「呢幢樓,我有份起㗎」的廣告口號,到今天「總有出頭天」的劇集系列,多年來建造業界宣傳攻勢不斷,為吸納新血入行,建造業議會去年首次編製通識教材《香港建造業》,殺入中、小學校,由春秋時代的工匠魯班到今天機場發展第三條跑道,讓學生認識建造業各範疇的工作、發展和里程,洗脫地盤佬形象。
「早啲畀佢哋認識,唔好抗拒呢個行業」。建造業議會培訓及發展總監梁偉雄表示,本港面對人口老化,各行業都在搶奪年輕生力軍,建造業也不例外。編製通識教材目的,讓學生在求學初期認識建造業,了解行內不止有工人,還有監工、技術員及專工等。他又指為了讓家長接受子女投身建造業,近年業界也不斷改善工地的安全、整潔等。

常見期望落差

建造業界常呻難請人,但也有學員經培訓後,投訴找不到工作或工作錯配。梁偉雄稱,其中一個原因是「期望落差」,以扎鐵及釘板為例,熟練的工人日薪可達一千八百元至二千元,不少學員以為初入行便有「大工價」,結果落空。因此,在選科或入學簡佈會上,導師會特別提醒學員各工種的就業前景,「就算大學生出嚟都唔會即刻係專業人士,開頭嘅人工唔會咁高」。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