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長遷上水 衝出專屬跨境校網雙非童搶北區小一位

深圳家長遷上水 衝出專屬跨境校網
雙非童搶北區小一位

【本報訊】九月入學的小一統一派位昨起一連兩日接受報名,上水兩個報名中心昨湧現近一年由深圳搬到上水的雙非「歸北童」,其家長透過在上水租樓或置業,令子女可以上水地址報名,輕易衝出教育局精心策劃的專屬跨境校網,毋須如其他二千六百多名跨境學童般,惶恐會被派到東涌或黃大仙小學。有家長僅以每月約四千元租住上水唐樓劏房,便可靜待獲派上水小學。
記者:倪清江

大批家長昨到設於上水的跨境校網派位中心,為子女報名參加小一統一派位。張志華攝

教育局今年第二年推行跨境學童專屬校網,根據預計需求提供二千六百多個學額,比去年少一成八;當中僅二百五十三個學額來自北區上水、粉嶺和沙頭角三個校網的小學,佔總數一成。不過若有北區住址,則可爭奪該三校網共約一千二百個學額。
今年將升小一的學童於二○○九年出生,該年有八萬二千多名嬰兒出生,當中三萬是雙非。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指出,今年跨境學童人數不升反跌,情況不尋常,「好多家長話幼稚園時已搬過嚟(上水)買房、租地方,變咗(可報)本地生網」,他指也有家長進駐大埔和沙田。

單非媽媽關太憂慮女兒被派到遠離北區的小學,淚灑派位中心。

單非母憂派離北區灑淚

數十名跨境家長昨在四個跨境校網報名中心之一的上水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外排隊,等候辦理選校手續。單非媽媽關太表示,一家住在羅湖關口附近,收入不多,無法負擔來港居住,擔心女兒不獲派北區小學,淚灑當場,「希望派番近啲,心情就好啲、冇咁多眼淚,(派)遠啲咪眼淚多啲」。
雙非爸爸馬先生表示,兩個月前才開始以月租約四千元,租住上水唐樓劏房居住,他認為一年花多五萬元租金支出,即可令兒子能入讀區內小學是值得。
設於李志達紀念學校的上水校網報名中心,記者找到多名近一年由深圳搬到上水的雙非家長訪問。
去年起租住上水村屋的張太和租住私樓御皇庭的范女士,都稱因應教育局設立跨境校網作出應變;曾太兩年多前豪擲二百六十五萬元,透過契爺購入上水居屋彩蒲苑一個單位,給女兒在港居住和方便上學,「二百多萬元,便宜呀」!不過雙非家長方太大潑冷水,「我有(跨境)朋友在這邊住了一年,去年分不到(心儀)小學」。

上水港媽棄選區內名校

上水港媽則驚定先,居於清河邨的冼女士和陳女士,同樣放棄在屋苑旁、但受跨境家長歡迎的名校,改選彩園邨一間小學。冼女士說:「咁樣梗係驚,唔公平,好擔心派去唔係心儀小學。」陳女士慨嘆說:「以前我哋讀書都唔使咁煩,𠵱家真係頭都暈,太多佢哋呢啲人(跨境學童)!」
上水龍豐地產新發分行經理鍾輝全表示,因教育局嚴打假地址報小一,去年中起,每日收到約十宗深圳家長查詢,大部份最終在區內租樓或買樓,比例約八對二,他們都為子女報讀小一準備。鍾輝全指一年來樓價和租金上升一成半至兩成,上水的住宅單位售價現時三百萬起跳,月租一萬元以下的單位極度受歡迎,「劏房都冇咁滯」。小一統一派位今日繼續接受報名,六月六日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