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準新娘Ruby罕有地出現多個器官急速衰竭死亡。有肝臟專家表示,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天疱瘡,雖然有效,但亦有副作用,會削弱免疫系統導致無力對抗入侵病菌,令體內器官感染加重病情,專家提醒病人服用前應該認真了解類固醇的壞處,小心使用。
天疱瘡是罕見皮膚病,每百萬人中少於五人患上,長者患病者較多,不會傳染,在還未有類固醇年代,一旦罹患天疱瘡,死亡率高達八成以上,較癌症還可怕,是一種被醫學界形容為最嚴重的皮膚病。
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指,天疱瘡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的皮膚病,造成抗體攻擊皮膚組織,身上出現紅疹及水泡,病因可能因壓力所致,最常見療法是使用類固醇,調節免疫系統,水泡會逐漸變乾消失。
服類固醇治療削抵抗力
港大肝臟權威盧寵茂醫生表示,使用類固醇對抗天疱瘡無可厚非,但類固醇是一種荷爾蒙的激素,雖然有效抑壓身體炎症及敏感疾病,但亦會帶來副作用,長期服用有可能會出現高血壓及糖尿病,亦會令免疫系統抵抗力減弱,無力對付外來病菌,病菌一旦入侵,可以感染其他器官,嚴重者會死亡。他認為,由於類固醇有利有弊,病人使用前最好明白其風險。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解釋,在中醫角度,天疱瘡是免疫系統疾病,開出的藥方以增強免疫力及清熱解毒為主,由於每個病症及病人情況不同,不能概括指應用甚麼藥物。他亦承認西藥的類固醇醫治天疱瘡較快速,中醫講求固本培元,成效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