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孩的興趣班,不外乎學音樂、舞蹈、游泳等項目。講創意、學建築?先不論看似「不實際」的獨特技能,聽起來已覺深奧,小朋友懂嗎?我正困惑時,便看見小豆丁一蹦一跳地進場,其後更動手開工。繪畫裝飾、剪砌拼貼,對這些五至八歲的小成員毫無難度,一個個小建築師活現眼前。
記者:梁蔚澄
攝影:譚建章
你還記得「砌積木」遊戲嗎?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試過砌積木,其實這也算是開始接觸建築這門課。小孩學建築,除了積木外,亦可用木造的藤芯作「起樓」材料,「這些藤芯……」導師還未說完,已有學生衝口而出大喊「點心」。「藤芯」、「點心」?大家突然爆笑起來。你也許會覺得這是無聊的對答,不過就是這些不着邊際的話,卻令氣氛輕鬆自在。
這課是讓他們創作一棟屬於自己的鐘樓,他們有些在製作大鐘,有些則用藤芯作鐘樓的支架,已起三、四層樓高了,可是一放地上就傾斜倒下。正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無論是學習或建築,根基極為重要。對着一眾好動的小朋友,要深入淺出地解釋建築概念,導師李振忠(Hansel)便製作小道具來解釋角撐(brace)作鞏固建築的原理,簡單易明,小朋友聽到後便嘗試以此解決鐘樓倒塌危機。不過,小孩的小聰明總是超出你所想,「曾有小朋友直接用一紮藤芯束起來,並說不需多花工夫,就可成為最高的鐘樓,不過最後根本企不穩呢。」他笑說。
興趣為先 快樂最緊要
小孩玩得開心,家長又怎麼看?「 囝囝有沒有報奧數?鋼琴呢?小提琴呢?」這大多是家長們的熱門話題,又或不想被問到的問題。然而學建築、參加創意手作班,並不可以立即向人展示或表演,反而是着重培養孩童創意及解難能力的訓練,成果不可能即時見效及具體展現,「都有些憂慮,不過我比較簡單,最重要是小朋友開心,如果她讀得不快樂,我望着她亦不會開心。不如讓她盡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有個開心童年。」陳太笑言,她的囡囡陳幗孜一知道有這創意設計課程後,雙眼發光,並嚷着「我要報名!」在我眼中,幗孜可算是班中最活潑的一個,亦是唯一的女生。我問她為何喜歡用物件拼拼湊湊,現在更要製作一個與自己高度相若的鐘樓,這些不像是男生的玩意嗎?幗孜想也不想就回答:「是我自己要報名的,因為我喜歡整robot。」這個課程名為Kidesign,內容綜合視藝、科學等設計學科,同學可從中學習不同的技能,而建築概念便是其中的一環,如讓小孩理解平衡、力學、形狀等知識。
彈性處理 學習有快慢
在這一班中,也許因年紀問題,小朋友的進度不一,有些才剛開始整支架,有些已作鞏固階段。家長當然關心小朋友每堂課的表現,當導師說小朋友整堂只在學習如何撕膠紙時,大家肯定不禁反問導師,「為何撕膠紙要用一整課?」、「上課不專心跟朋友傾偈嗎?」等問題。Hansel也遇過這狀況,但他認為有些小朋友年紀較小,沒足夠力量撕膠紙,因此需要時間教他們竅門,也要讓他們明白,沒人永遠可以在身邊幫你,要學懂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其實都明白父母的憂慮,不過當小朋友解決一個難題後,下堂的進度就會快一點了。」
其實,建築概念對小朋友來說,不及動手做來得有趣實際。但是在實踐當中,他們便會自然地吸收一些簡單的建築技巧,有時刻意經營,倒不如讓他們投入所好之事。
未來建築師課程(Young Architects Program)
日期及內容:
單元一「中銀大廈」:2015年2月13日開始
單元二「前立法會大樓」:2015年3月20日開始
單元三「匯豐總行大廈」:2015年5月8日開始
時間:下午4:15-6:15
費用:每個單元$1,600(共四堂)
奇極創作室CreativeKids
中環亞畢諾道3號環貿中心12樓1202-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