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月中遭船葉重創的爛尾中華白海豚,失蹤四日後在大嶼山海面再度現身,海洋公園獸醫觀察時發現其尾部脊椎斷開,性命垂危,專家嘗試用膠圈繩索套住捕捉牠,再為牠進行治理,可惜七小時後暫告失敗,今日會再出海研究如何幫助這條受傷的海豚。有學者指牠傷勢嚴重,估計只有七日命,但聲稱不會放棄拯救,亦有保育團體替牠改名「Hope」,代表港人永不放棄,仍抱救活希望。
記者:彭碧珊 莫家文
編號為「WL212」的中華白海豚,本月十七日被保育團體發現牠有四處傷口,其中近尾鰭位置的傷勢嚴重,最近一次消息,是本周一出沒於石壁一處水深十米海面,之後就失去蹤影,保育團體及海洋公園專家連日搜索不果。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聯同獸醫、漁護署及港大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等團隊,昨晨八時許分乘五艘船艇出海搜索,直至一個多小時後發現牠身處石壁以東海域。
免掙扎加重傷勢
行動組人員先尾隨白海豚至近岸淺水帶,然後慢慢靠近海豚約五米範圍,由獸醫診斷其健康狀況。
獸醫拍照仔細觀察後,證實白海豚受創最嚴重近尾鰭V形傷口已爛開,剩下三分之一皮肉相連,更不幸是尾部脊椎已斷開,僅小部份血管仍可向尾部供血。
海洋公園動物護理總監魏偉寶決定營救,先站在船頭用軟膠圈環嘗試套住海豚頭部,計劃成功後再降下艇邊的海豚專用擔架至海中,由潛水員落水誘導海豚游入擔架內,確保胸鰭剛好固定在擔架床內兩邊側洞無法轉身,避免磨擦加重尾部傷勢後,才升起床架活捉。可惜海豚屢次避開繩圈靠近,專家見牠情緒緊張,恐掙扎加重傷勢,至下午三時放棄行動。
獸醫沒放棄希望
海洋公園獸醫總監馬伯樂認為,由於其尾部傷勢嚴重,若不及時治療,尾部最終會壞死及完全脫落,而亦會隨之斃命,但馬伯樂強調還沒有放棄希望,只要營救及治療及時,其主要器官仍能維持基本功能,待海豚完全康復後,便會與漁農署合作放歸海豚於大嶼山水域。
海洋守護者協會香港成員Gary Stokes稱,近日收到不少網民及朋友關注受傷白海豚情況,希望牠早日康復,決定為牠取名「Hope」,意即人人仍抱希望,揚言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