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工商總局一份白皮書,惹來淘寶史無前例的一場大反擊,值得觀賞度高達五粒星,觀眾們「剝到周地花生殼」。但究竟整件事中,哪裏觸動了淘寶的神經?
今次事源工商總局上周五點名批評淘寶網正品(貨)率不足六成,淘寶隨即以在其平台上一位賣家的公開信作反擊,工商總局以依法監測作回應之餘,再在本周三發佈白皮書指淘寶存在的五大問題,引來淘寶正式向工商總局投訴該局網監司司長劉紅亮。
創辦人馬雲一直對外界指淘寶賣假貨耿耿於懷,這並非甚麼秘密。
由於筆者對內地法律的了解有限,所以借用香港法律的知識去理解這「假貨事件」,在香港販賣假貨是違反版權條例,不論買或賣方均可以此條例入罪,網站本身不存在法律責任,除非能證明它在事件中有涉及串謀。工商總局今次舉動,相信最觸動馬雲神經的是其說法令人覺得淘寶有「串謀」之嫌。
聞說有阿里投資者已經視今次事件中,淘寶的舉動為持有公司股份的風險,再加上事實早在去年七月已發生,但阿里並無在招股書中披露,亦令投資者質疑其透明度。
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