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日本戰敗七十周年,日本人依然不肯吸取歷史教訓,大阪和平博物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被指受到政治壓力,被迫竄改日軍侵華歷史,在重新推出的展覽內容上,刪除侵華字眼,改以「南京事件、重慶轟炸」代替。
日軍暴行照被移走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目前處於裝修閉館階段的大阪國際和平中心,鐵定四月重新開館後的展覽內容,列出「大阪空襲與民眾生活」、「十五年戰爭」(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等)和「追求和平」三大主題,重點描述大阪空襲及戰爭期間,大阪民眾生活情況。但之前的展覽內容如「對中國大陸的侵略」、「東南亞各國的受難」等為標題的展板以及十多幅日軍暴行照片,卻被一一刪除。
全新編纂展覽內容中,以動畫形式交代甲午戰爭、日俄戰爭至日本戰敗,對一九三七年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對中國造成的災難,不用侵略字眼,改為「由日本軍發動的南京事件、重慶轟炸中,許多居民失去了生命」代替。
此外,博物館又被指刪走日本對朝鮮半島進行殖民統治的展覽內容,改以動畫形式介紹「在朝鮮對日本統治的抵抗運動不斷擴大下,殖民地化進程不斷推進」,並隻字不提慰安婦問題。
建於一九九一年的大阪國際和平中心,旨在從日本侵略戰爭給亞洲國家以及日本自身所帶來的災難來評價戰爭,以便向後世宣傳戰爭的殘酷。
可是大阪府和市議會部份議員不滿該中心的原先展覽內容,認為展示日軍侵略資料是「自虐」行為逼中心取消侵略表述。
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