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各隧道公司雖然有權將阻塞管道的車輛拖走,但事件反映部份隧道拖車人員未必對所有汽車有所認識,往往適得其反幫倒忙。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認為,歸根究抵是隧道拖車人員沒有發牌制度,質素參差不齊,有些公司為了慳錢,用一些資深特工兼任拖車人員,致錯漏百出。
應要求司機轉空波
李耀培認為,有經驗的拖車師傅,拖車前都會留意該車是前輪驅動、後輪驅動還是四驅車,並會要求司機鬆手掣及轉成空波,避免因為鎖實車輪拖壞其他零件,而若一輛後輪驅動的跑車,在「P波」狀況下,強行拖出管道,會損壞齒輪及令輪胎磨擦過熱冒煙。
不過,香港隧道及公路幹線從業員總會主席卓和善則表示,隧道職員受過培訓,對汽車有一定認識,能掌握一般汽車問題,而汽車在管道壞車,即使是後輪驅動的車輛,都會拖着車頭向前,但車主有責任鬆開手掣及轉為空波,因拖車人員無權登上他人的車輛內,所以車主遇到類似情況,應提醒隧道人員該車的性能特徵,若情況許可下,隧道公司可盡量安排適當工具拖車。
阻塞需數分鐘解決
卓和善續稱,隧道公司的合約標書規定,處理阻塞管道的車輛,在數分鐘內解決,避免發生意外,威脅到其他管道使用者。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車主若認為隧道公司拖車出問題,可找一些大型汽車維修公司檢查,然後找公證行作證,循民事索償。本港有十四條隧道都有拖車服務,收費各異,普通私家車等最平一百四十元,最貴八百元,若是逾五點五噸的大貨車或雙層巴士,最貴收費是西區海底隧道,最高收一千五百元。
■記者曾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