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着力調控下,今年一月A股並無延續去年底的強勁升勢,滬綜指至今只升2%。
中央多次出手打壓槓桿資金,除了減少金融風險外,亦是不希望上升過快,透支了股民對日後國企改革和新股註冊制等改革「主菜」的購買力。
股市向來是為內地改革買單的大水喉,上世紀九十年代,推出股市主要目的亦是為配合當時國企改革。
另外,中共三中全會提出「推動股權融資」,自此維護股市發展,成為最高層決策。
自去年以來,中央對A股着力呵護,每逢新股抽水潮來臨,人行一般都會暫停正回購等抽水行動,以免造成過大衝擊,官媒又多番唱好。
A股去年急升,但國企改革方案,以及即將帶來大量新股的註冊制改革均未出台,已經打亂中央步驟。再加上槓桿資金狂入市,已經超出可容忍底線。
但值得留意的是,至今沒有高層表示股市存在泡沫,調控方式又充份照顧市場情緒,顯示中央亦想維護此輪來之不易的牛市。
預料在國企改革整體方案推出前,中央對股市仍將是有保有壓,不會容許大跌或大升情況。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