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白海豚生命在倒數獸醫指黃金施救期已過「郁一下都痛」

受傷白海豚生命在倒數
獸醫指黃金施救期已過「郁一下都痛」

【本報訊】本月中遭船葉割傷尾部的中華白海豚,周一現身大嶼山石壁海面,從當日拍攝的照片可見,白海豚尾部嚴重腐爛呈一個大V字,傷口深及脊骨,幾乎三分一條尾巴爛掉,白海豚極度瘦弱。有獸醫看過照片,形容白海豚「生命在倒數」,對是否活捉受傷白海豚搶救曾起爭議,他認為拯救是急不容緩,但擔心白海豚尾部因缺血壞死脫落,白海豚便不能游泳捕食,擔心在未被拯救前已經餓死。
記者:莫家文 洪藹婷

受傷白海豚周一曾現身大嶼山海面,尾部傷口呈V字裂開。港大太古海洋研究所圖片

重傷的中華白海豚編號WL212,是近年在大嶼山以西水域出沒的白海豚,曾被海豚保育協會發現記錄。本月十七日,白海豚在大嶼山海域遭船葉撞擊,背部出現至少四處傷口,其中一個最深傷口位於尾部近脊椎,因受感染腐爛發炎。過去十二日,白海豚斷續在大澳、石壁及索罟群島一帶海面出現,上周四白海豚曾在大嶼山航道出現,快速船擦身而過,險象環生,漁護署等多個部門及保育機構連日出動搜索。

尾部腐爛 傷口呈V字

本周一,漁護署聯同港大太古海洋研究所出海,於中午在大嶼山石壁一處水深十米海面發現受傷白海豚,太古海洋研究所賈力誠博士指,白海豚雖無新傷口,但身體明顯消瘦,當時泳速甚慢,潛水時間不足一分鐘異於正常,尾部嚴重腐爛,傷口呈一個大V字,他指白海豚尾巴大部份組織已經壞死,一旦尾巴壞死斷落,便無法游回海中,凶多吉少。
白海豚其後失去蹤影,翌日漁護署再出海搜索亦無發現,昨日又因風浪太大,署方被迫取消行程。賈力誠表示,若白海豚仍未獲得治療,九成九會死亡,而且「死亡過程漫長而痛苦」。他又指若在受傷最初三天黃金時間施救,白海豚康復率高達五成。
本港獸醫黎昌生則指,從相中可見白海豚尾部最大的V字形傷口已傷及背部肌肉,深可見骨,傷處大部份神經線恐已缺血壞死,「估計佢每郁一下,傷口都會痛」。

「好難繼續喺大自然生活」

他補充,因白海豚尾部傷口已嚴重發炎腐爛,相信不能自行癒合,即使白海豚忍受到劇痛,也擔心影響活動及覓食能力,「好難繼續喺大自然生活」。黎昌生又指,現時若出海能夠接近白海豚便可檢查傷口及醫治,但同意白海豚生命在倒數,擔心白海豚未被捕捉施救前已經餓死。
海洋公園獸醫總監馬伯樂則指,本周一在石壁海面見到受傷白海豚曾在海中覓食,但牠游得很慢,而且只能捕獲很少的魚,不足維持生命,現時白海豚身體情況十分惡劣。
現時全港僅餘六十條白海豚,去年有十二條擱淺死亡,過去五個月白海豚絕迹大嶼山東北水域,有專家指近年大嶼山一帶工程頻繁,包括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第三條機場跑道及小蠔灣填海等連串工程都令水質惡化,白海豚無法適應致死。今年元旦日,大嶼山海面亦發現一具年幼白海豚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