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家庭用血壓計兼備自動檢測心房顫動(房顫)功能,但香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這項功能雖然可幫助長者及早發現心律不正問題,但不適合青少年使用。研究替六十名十三至十八歲英國男學生測量血壓,發現血壓計會「誤鳴」,其中十一名健康良好的參加者被誤檢為有心房顫動,建議青少年使用這類血壓計時可關掉相關功能。
心律變動屬健康標誌
研究利用具有自動檢測心房顫動功能的Microlife BPA200型號血壓計,為六十名男學生量血壓,了解血壓與體形的關係,但意外發現血壓計誤將18%(十一人)心律有正常變異的青少年,當作患有心房顫動。這些青少年的身形瘦削,血壓也較低,本身及家族也沒有心臟病史,顯示血壓計應錯誤測量。
負責有關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張文勇指出,利用家庭血壓計測到長者患有心房顫動,有助預防中風,但這項檢測不適合年輕人,以免出現錯誤結果,導致不必要的憂慮。年輕人出現可變的心律是健康標誌,與心房顫動應無關。
心房顫動是長者常見的疾病,約7%長者受影響,因心臟跳動不規律,會出現心悸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可導致中風。
■記者鍾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