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料信貸成本回升

金管局料信貸成本回升

【本報訊】市場憧憬美國今年內加息,外圍經濟極不明朗,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強調,信貸成本隨時從低位上揚,形容「只是時間問題」,銀行應留意內部風險管控。阮國恒又指,去年末季曾出現個別信貸違約事件,將令整體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上升。由於有關比率維持極低水平,未來趨升亦不足為奇。
金管局表示,會密切留意美國利率周期正常化對全球資金流所構成的影響,本港銀行業流動性可能迅速改變,故今年本港業界需要注意流動資金成本,同時留意資產市場估值壓力。

留意銀行風險管理

阮國恒又認為,信貸成本不會長時間維持低位,「信貸成本上升只是時間問題」,不過他重申港銀有能力應對信貸成本上升所帶來壓力。
截至去年九月底,本港銀行資產質素仍然理想,反映不良貸款比重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維持在0.43%,惟阮國恒表現,去年末季曾出現個別信貸違約事件,將會令到整體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上升。由於有關比率維持於極低水平,未來趨升亦不足為奇。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鄭發指,今年金管局監管將側重於企業信貸,會揀選業內較理想的風險管理辦法並加以推廣,提升業界整體風險管理質素。
金管局數據顯示,本港銀行去年信貸僅增長12.7%,按年跌3.3個百分點,其中本港境外使用貸款增幅放緩7.3個百分點至14.2%,貿易融資貸款亦告別高增長,按年出現負增長1.4%。阮國恒相信,銀行貿易融資貸款出現負增長,與去年中、港兩地貿易增長放緩有關,加上貿易融資可透過不同形式進行,有關項目數據容易出現較大波動。

銀行業績大幅放緩

對於去年下半年信貸需求低於上半年,阮國恒引述銀行業界指,其中一個原因是去年信貸擴張放緩,現時市場流動性與長期平均水平比較,仍屬中間偏緊,估計銀行未來會審慎放貸。他說難為今年信貸增長作推測,「在監管角度而言,單位數增長屬健康水平」。
另外,金管局公佈本港零售銀行去年稅前盈利增長3.6%,較二○一三年的21.7%大幅放緩,阮國恒解釋,主要是非利息收入由升轉為輕微下跌,以及營運、合規成本上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