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香港證券交易所都沒有買賣漲跌波幅限制,只不過,最新港交所以防範程式買賣盤引發閃崩(Flash Crash)為理由,要求在開市競價時段後同收市競價時段前的持續買賣時間引進買賣漲跌波幅限制,只要恒指成份股,或個別指數期貨成份股短時間升跌超過某個幅度便停板。這機制在美國也有,這叫「斷路器」(Circuit Breaker)。
港交所以防止閃崩為理由引進類似機制,這明顯是欺騙小股民和輿論上當。在美國股市,只有兩次發生所謂閃崩事件,一次是2010年由程式買賣盤引發的閃崩事件,另一次是2013年有人在Twitter發出奧巴馬遇刺受傷假報道引發的恐慌性拋售事件。要預防類似2013年的事件,那要靠公眾智慧,以及執法人員去偵查在網上故意發假消息牟利的欺詐行為,並不是搞停板機制。而美國因應2010年程式買賣盤引發的閃崩事件引進的停板機制後,由於高頻程式買賣盤在美國股市佔比重減少,根本有關機制是否有效未經驗證。引進一個未經驗證過的機制,本身已是有點冒進的做法。
而更大問題在於,自美國引進「斷路器」機制以來,未出現過像Enron、雷曼兄弟等巨型企業因醜聞或種種不同緣故而一夜崩潰,若然有類似雷曼兄弟、Enron等類型企業崩潰,投資者怕血本無歸想拋售股票套現,但因「斷路器」機制制止這類「逃生式拋售」而套現不成,美國市場那些大閘蟹會否因「斷路器」而對紐約證交所提出訴訟,這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由於美國企業監管比較好,像Enron或雷曼兄弟等巨型企業崩潰的事件,不會經常發生。
但香港股票市場情況明顯不同,在香港恒指成份股中,有不少大型中國企業,包括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銀行,以及中移動、中海油等國有企業。萬一中國政治局勢有大變,或中國國有企業出現嚴重的舞弊醜聞,可能引發股價大跌時,會否收到內幕風聲的人可以先拋售股份,一眾小股民知道消息想拋售股票,但被停板機制阻止。接着股份像當年佳寧集團一樣停板時,一眾股民血本無歸。李小加現時的做法,與新疆克拉瑪依友誼館大火,讓領導先走,不讓一眾中小學生走,導致二百多人被燒死的無恥行徑有何分別?
在美國引入「斷路器」機制,是否有成效未經實證,而美國亦沒有這麼多賬項可能有問題的大企業用來測試機制是否真的危及小股東利益。但中國經濟現時危機四伏,國有企業會否在習近平的打貪潮中爆出一批批有問題賬目也是未知之數,現時李小加卻暗地引進停板機制,筆者真不知他居心何在。香港小股民為自己利益着想,應堅拒這種改革,否則一旦有大企業崩盤,當傾家蕩產的時候,那時才罵港交所已經太遲,因為大戶一早就溜之大吉。而屆時李小加會否為香港人的財產負責,也是未知之數。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