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匆忙地將奇連伊士活歸類為電影導演大師了,你們反對無效!
《美國狙擊手》又一次證明普通的家常菜手法,也可弄出美味的大餐。像老一輩的世代觀,在他們眼中世事都是簡單而真實的,不必弄得像華麗的迷宮,如此這般拍下來已經很有趣。如果你覺得電影最後一場有太強烈的大美國主義臭味,看看原著便會發現奇連伊士活是比較理性多了。
畢列谷巴只是個普通的德州人。這是個右派為主的州,也相當富裕,在這個州內的四大美式運動的老闆每一個都財大氣粗,其他州的人民心中老是有點酸溜溜的。他們的人民卻只是單純而直接的,只看到電視上美國軍人在外地被殺,便立即想到加入軍隊救國。到達真正的戰場,才發現原來人性要面對很多掙扎,是否射殺小孩便是對畢列谷巴這個角色的重大考驗。即使那是敵人的小孩,向他們直接開槍射擊,仍是需要一番心理掙扎。當然,奇連伊士活仍然相信有好的軍人,其實以他這個角色在軍中成名這麼早,又多次出戰,理論上應該是殺人不眨眼的了。
原著出版後畢列谷巴的角色還未死,所以沒有了這部電影最後的一種反諷意味。奇連伊士活是不是為了這個結局才拍這部電影,我不知道。卻肯定比原著有更大的荒謬和悲劇味道。奇連伊士活將部份劇情簡化為兩個敵對的,而都是神準的狙擊手之間的比鬥。而不會弄出甚麼戲劇化的對決場面,一切在明亮的世界中發生。當他又一次回到老地方去射殺敵人時,剛好遇到他的老弟回家,老弟只是不斷地說:這個是地獄。而我們看到的也不是怎樣的地獄,沒有煽情,沒有慘絕人寰的場面,甚至沒有真正血腥場面,奇連伊士活就這樣呈現了一個荒謬的,詭異的世界。
老人家都是愛國的,都是看透了世事,都不計較表達的技巧,用一些所有電影都會用的鏡頭和拍攝技巧,細說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實際上真正好的狙擊手便是奇連伊士活,他在你根本看不到他身影的地方向你的腦袋放了一槍,便擊中了你的頭部,連震驚或者呼叫也來不及便倒地身亡。
電影好像甚麼也沒說,連主角的戰爭後遺症都不以激烈的手法呈現出來,但我們一切看在眼裏!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