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陸羽飲茶,周圍許多熟人。本來在這地方飲茶的人,講瑣事講生意講是非都有,但最近則多了人說政治。中國怎麼樣,香港將會變得怎麼樣,聽見梁振英出來說了什麼感覺如何,看見他老婆做了「總司令」要「領導」香港青少年了又會作如何打算。諸如此類,老實說都不是有趣的話題,只是香港人越來越熱衷評說。
有個天天在那裏飲茶的朋友說已辦了移民手續,要帶女兒去澳洲讀書。我說女兒讀書你也不用移民呀。他說,看看今天的香港,我還是早點走吧。
如此論調,二十多年前盛行過一段日子,然後就沒人再提,近十年來,哪裏還聽人說過移民?但這一年多,實實在在移民的人有,動這念頭的人更加多,思之令人悵然,常常不知如何應對。不由想起陶潛的「桃花源記」,香港人本來如生活在一個華人的桃花源中,不知今世何世,門前雪掃得乾乾淨淨,環境舒舒服服,修身治家也簡單。到如今,門口積雪落葉是掃也掃不淨了。這便是大環境了,大環境是有人把自家門前的雪都掃到你家門口,你在掃自家雪的時候,還得掃他家的雪,掃着掃着,便「融和」了。
於是你就要適應一個「融合」的處境了,於是在陸羽好好地飲着六安靚茶,嘴裏就跑出政治來了,你或許覺得厭煩,試着轉換話題,但轉個圈又兜了回來,比如那位正打算下個月移民澳洲的朋友,他必須得說出些離開此地的理由,這理由不會是詩詞歌賦風花雪月的,結果開口又是無趣的現狀。於是這茶飲得很有置身老舍《茶館》場景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