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憂離岸人幣拆息升

渣打憂離岸人幣拆息升

【記者劉美儀報道】滬港通開通下,北上資金多於南下,渣打銀行(香港)香港金融市場主管陳鏡沐估計,迄今相等於離岸人民幣存款總額約7%的資金已淨回流內地,此舉對離岸人幣息率會產生影響,去年底人幣短息呈單向偏緊至6、7厘現象,過去較罕見。他對今年人民幣利率續見上升壓力「有些擔心」,但相信當拆息升高後亦會提供套利機會,吸引資金回籠。

盼銀行間債券准作抵押

境外銀行於二○一一年起,獲准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市買賣。他表示,在促進雙向流通機制下,若這些債券投資獲准為認可抵押品,讓境外銀行向人行進行回購,並容許在岸資金調離岸使用,對本港人幣流動性會有好大幫助,而此舉對內地銀行間市場佔比只屬很少規模。有關構思一直在業界及不同平台間討論交流,惟他相信構思牽涉跨境交付,技術及政策等層面,有一定困難。
上周五人幣離岸拆息定盤價仍緊,隔夜息報5.25厘,一周及兩周分別報4.9厘及4.8厘。去年底本港人幣客戶存款破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計及存款證離岸人幣資金池逾1.1萬億元。
去年人幣點心債發行規模逾一千九百億元,按年增幅六至七成。陳鏡沐預期,因海外發債資金成本增加,今年本地點心債發行量,增長未必及去年般高。
財資市場公會(TMA)行政總裁張泰強表示,若本地人幣資金淨回流內地,在資金供求關係下,確有可能令離岸人幣拆息扯緊,但當息率推高產生市場套戥,亦會吸引一些內地資金回流本港拆放,收取較高息差以產生平衡作用。
對於有業界建議,運用內地銀行間債市投資債券,向人行抵押作回購安排,並把資金打出離岸使用,他說業界有不同關注及商討,但涉及在岸離岸資金,屬當局政策範疇。
渣打研究報告去年底已預測,「北水」將多於「南水」,滬港通或使約一成離岸人幣存款額的資金回流內地。
此外,陳鏡沐認為,人行對流動性管理相當完備,本港整體資金亦充裕,但隨着滬港通及跨境支付頻繁,隔日或以上人幣頭寸安排,尚容易應付,即日實時資金則較關鍵,金管局已為銀行提供一百億元日間資金回購安排,他相信額度若出現緊絀,業界亦會向當局反映,能否因應需要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