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球壇大部份職業球會都有會員,會員每年繳交會費以獲得購買季票的資格及部份官方活動的參與權,還有定期刊物、小紀念品以及會員證等;但這並不代表是會員制。真正的會員制球會,會員還可以對球會的重大事項有投票權,特別是對主席大選。
西甲截至二○一三至二○一四球季,只有皇家馬德里(圖)、巴塞隆拿、畢爾包及奧沙辛是會員制球會。根據《福布斯》雜誌,最有價值球會之中,皇馬和巴塞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會員制無疑有其作用。歐洲大部份球會誕生之初,都採取會員制為經營方式,那時候通常是志趣相同的人在空餘時間舒展身心而組成的民間組織。隨着足球職業化,大部份球會逐漸承擔不起球員薪酬、跨國比賽等龐大開支。這些不是單靠會費就可解決的問題。於是絕大多數歐洲國家建立職業化頂級聯賽的同時,都將會員制改組成了有限公司制。偏偏有兩個國家是例外的,就是西班牙與前西德。
然而,足球經濟的規模越龐大,絕大多數的會員制球會在商業運營上越顯得不從心。高額的運營成本仍然將西班牙會員制逼上了絕路。西班牙球壇在九十年代進行改革,但卻有四家球會獲豁免,是皇家馬德里、巴塞、畢爾包及奧沙辛拿。豁免原因是財務狀況良好,他們不是沒負債,而是收入能保證有良好的償債及可持續經營能力。
皇馬與巴塞的營運當然更受注意,兩者每年各自有接近二千萬歐元的會費收入,但這並非關鍵所在。最重要是會員制在重大事項如會長選舉中有投票權。現時在經營上,很多球會用董事股東制,管理人及團隊則是私下聘任。這種管理結構直接但可能未能廣納民意;上述會員制度則是所有人去選擇。球會採用那種制度對發展的好壞沒有絕對,只能因時、勢及地而制宜。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體育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