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後 鬆一鬆

馬拉松後 鬆一鬆

各跑手辛苦備戰多月的渣打馬拉松,終於完結,無論有沒有好成績、跑得比別人快和慢都好,上天都很公平賜予每個跑手遇到同等問題——就是筋疲力盡,雙腿乳酸積聚以至舉步為艱。比賽後身體回復的快慢,除了視乎跑手平時訓練足夠與否外,也取決於比賽後有沒有足夠的緩和動作。為了讓大家盡快脫苦海,特別邀請了跑步教練兼香港田徑隊前隊員楊日雄,分享如何舒緩跑後的肌肉疼痛。
記者:胡靜雯
攝影:林栢鈞
楊日雄服裝由adidas提供

楊日雄:多吃米飯

持續一個月:緩步跑
盡量在平地緩步跑三十至四十分鐘,最好在運動場或草地跑,地面較軟可幫助關節作緩沖,隔日跑,持續三至四星期讓身體逐漸回復,可放鬆全身肌肉。

進行激烈運動後,雙腿乳酸積聚,肌肉疼痛不已,此時不應停止活動,反而應該以各類型的伸展動作及慢跑令肌肉鬆弛、舒緩腰椎和髖部關節,才能減低乳酸積聚,讓肌肉盡快復原。曾經在渣馬半馬中奪得季軍的楊日雄就說自己比賽後盡量吃得清淡,避免吃脂肪比例高的油膩食物,以免影響身體回復的速度。比賽後三餐主要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其次是具備豐富維他命的蔬果類,最後才是肉類,「我比賽後的營養清單很均衡,早餐會飲牛奶、食麥包;午餐吃米粉、蔬菜和一至兩成的肉類;晚上同樣以米飯為主,多吃瓜及水果;平時會多喝水。」

六個馬拉松後必做動作

動作一:提腿踢腳
舒緩大腿前肌、後肌。踢腿時的高度盡量高於眼的水平位置;左右腳各做十下,持續做兩星期。

動作二:左右轉腰
長距離耐力賽中,跑手腰背需要長時間保持平衡和挺直上身,所以比賽後要放鬆腰背核心肌肉,左右轉,每邊二十次,一共做三組。

動作三:蹲身壓腿
圖a比圖b的動作更能舒緩大腿內側的壓力,因為圖a是利用上身重量坐落,再用手踭頂着大腿內側,令大腿肌肉拉扯,但注意手踭用力時不要錯將力度集中膝蓋位置。動作需要保持十至十五秒。

a

b

動作四:屈腳拉腿
緩解大腿前肌,腿與腿之間可有兩個腳掌的距離,上身挺直可保持穩定,手臂跟四頭肌要有拉扯對衡,動作需要保持十至十五秒,一共做三組。

動作五:伏卧拉腿
針對小腿肌肉,女士們怕跑步腿粗就應該做這動作。注意其中一隻腳掌需要完全落地,另一隻腳壓在重心腳上;胳膊支撐身體,動作需要保持十至十五秒。

動作六:屈腳伸展
主要伸展髂脛束(IT Band),針對大腿外側從臀部連接脛骨的組織;腰部輕微向後伸展,臀部施壓力讓身體向下沉,手輕放,動作需要保持十至十五秒,一共做三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