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內地燃氣股近數月內持續受壓,連行業大好友、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劉顯達亦建議,投資者短期內「勿沾手」燃氣股,「而家油價大跌,油轉氣吸引力減低,自然影響氣量增長」。他認為燃氣股的全年業績將受影響,故三月公佈業績前整個板塊仍會受壓,直至發改委或於四月份宣佈下調氣價才有望重拾升勢。
記者:郭曉琳
專注研究亞洲公共及清潔能源股的劉顯達,過去一直看好內地燃氣股的增長空間,主要由於天然氣價錢較油價平,兼且配合國家推動清潔能源的政策,「以往買燃氣股係買佢氣量增長,帶動公司嘅利潤增加」。
發改委或降價谷需求
惟油價在去年十一月至今累計跌幅近五成,在公司難以尋求新客戶下,氣價自去年九月後又未因應油價作下調,他認為燃氣的增長因油轉氣吸引力下降而受壓。
去年燃氣公司平均氣量增長為6%至25%,劉顯達預期今年的氣量增長只有3%至15%,「個deceleration(減速)好明顯」。他相信氣量重拾升勢前,發改委需下調氣價,重新激發新用戶轉用燃氣。「過去兩年都係上調氣價,相信今年會係下調」他解釋,因發改委去年明確表示燃氣價需較燃料油及液化石油氣(LPG)有一成半的折讓,惟現時氣價較兩者貴,故他相信下調氣價空間大。他更預期今年發改委會較以往早兩至三個月,在第二季調整氣價。
雖然短期內他建議投資者「勿沾手」內地燃氣股,但長遠仍看好內地天然氣發展。「三月份公佈嘅業績預期偏弱,公司亦可能調低盈利預測。」
他建議待三月份負面因素反映於股價後,在四月份為買入時機。「個人偏好新奧能源(2688)及中國燃氣(384),兩者氣量增長比較高。但中燃有做罐裝石油氣業務,擔心佢喺油價高時買入嘅存貨,油價下跌時減價出售會影響盈利」。
料天然氣量長線大增
長遠而言,他相信天然氣氣量可至少有一倍的增長,「二○一三年天然氣用量只佔內地能源用量6%,國家目標係要二○二○年用量去到12%,空間好大。」至於國家大力推動的煤改氣減排政策,能否帶動燃氣增長,他認為投資者要留意,「好依賴政府去補貼先做到,目前係北京市先有錢去做,其他地方就未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