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獨立的代價(公大電腦系副教授 李德成) - 李德成

搞獨立的代價
(公大電腦系副教授 李德成) - 李德成

梁振英突然在施政報告時抨擊《學苑》的港獨言論,隨之而來引起一場反港獨協奏曲,由中港兩地對港獨言論進行全面圍剿。本文會就梁振英手下猛將張志剛的一篇文章《搞獨立就準備為搞獨立付代價》作出回應。
張先生首先指學生以學術自由作辯護理由是不恰當的。張先生的確要明白,照現在政府的劇本演下去,的確是言論自由的問題,因為現在保皇黨鼓吹的,就是要立法禁止支持港獨的言論。張先生就算每天寫一篇抨擊港獨的文章,我們都不會擔心,因為真理是越辯越明的,但只怕共產黨的想法是真理越打越明。
跟着張先生引數年前商台推出的「我最想非禮的香港女藝人選舉」為例子,他指該活動當時受到各方批評,最終由主事者主動終止和道歉收場,並指當時沒有認為是干涉言論自由。但張先生正是舉起石頭打自已的腳,因為當時從來沒有人認為必須立法禁止提出類似的言論,最終是由辯論下和平地把事情解決。
我們有言論自由,但也要為言論負責,如一個藝人失言,引致粉絲憤怒而要道歉,又或一個官員失言而要辭職下台,這些都不構成干涉言論自由,因為他們其實可以堅持不道歉和辭職,但卻要承擔後果,如唱片銷量下降和大選失敗。但若要立法禁止提出某一種意見就絕對是干涉言論自由。有人提出港獨,有人提出反對港獨,兩方都可以自由發揮意見,這才是一個文明社會。
張先生特別提到北愛爾蘭的分離運動,筆者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留學於貝爾法斯特,那時還是一兩個月就有一次恐襲。當時英國政府立法禁止愛爾蘭共和軍發言人(即新芬黨)的聲音在大氣電波中傳播。但英國傳媒走法律空隙,以配音形式播出發言人的訪問片段。即使在北愛爾蘭動盪時期,英國也沒有立法禁止北愛爾蘭分離言論的傳播,甚至沒有禁止分離分子競選國會議席,其中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在囚的共和軍分子波比山德士在1981年的英國國會補選中勝出。由此可見,英國政府只針對恐怖活動,而並沒有打壓分離運動。而事實證明,軍事鎮壓並不能解決北愛的分離運動,最終是由英國容許北愛成立議會和全面自治解決。
張先生指搞獨立就要承擔代價,但在文明社會,搞和平獨立的代價只不過是受到反對獨立人士的抨擊,當然,武裝叛亂是要承擔法律責任。但中國並不是文明國家,這一點,張先生是有責任特別強調的,學生知道了後,就明白其他的甚麼統一好,統一妙,統一瓜瓜叫等言論都是廢話。
張先生指「港獨的成功機會,個人當然相信是等於零」,於此筆者也同意,但共產黨想撲滅港獨的成功機會也等於零,因為越打壓,只能令港人更離心。我可以肯定地說,港獨、藏獨、疆獨的壽命一定比共產黨的壽命長。

李德成
公大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