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扯不起,各國爭相玩息戒。過去十日先後有六間央行減息或放水,為的是要扭轉通脹下滑勢頭,以免經濟不振夾擊下造成賤物鬥窮人的惡性循環。隨着各國劈息不絕,醞釀加息的美元就變得更加秀「息」可餐,係好友力揸下美滙指數挾上十一年半高位。美滙指數上周五曾衝上95.48,埋單收94.76,全周漲幅達2.4%,是三年多最勁,導火線當然係歐洲央行落實推出美式量寬(QE),標誌全球三大儲備貨幣當中只有美國迎難而上開始收水,造就已連六個月的美元繼續保持不敗身。油價崩盤拖低通脹,全球央行減息成風,繼瑞士央行前周四突減息兼棄守聯滙後,印度、丹麥、加拿大及埃及都先後減息,其中丹麥更梅開二度減兩劑。
加元恐見1.3
論意外程度,加拿大央行上周三爆冷減息最突然,事關雖然油價大冧打擊當地石油經濟,但市場冇預算央行咁猴禽,拖累加元穿晒幾個大位,上周跌到1.2462兌一美元的逾五年半低位,形勢仍嚴峻,若央行暗示現處0.75厘的利率未見底,1.3算遲早失守。
歐央行QE成真後,焦點轉投今日揭盅的希臘國會大選結果,市場料激進左翼領袖齊普拉斯領導的Syriza黨會贏出,但唔夠票取得絕對的控制權,需夥其他黨籌組聯合政府,脫歐陰霾短期未解除,加上根據聯儲局同日本QE前科,歐元沽壓應該未咁快完,歐元本周料先行下試1.1歐元。
奇兵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