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這星期大家都在談論台灣男歌手的婚禮,這個童話故事式的婚禮,相信一定是很多女性的夢想。雖然我並非他的樂迷,而且對他的歌只會兩三首,但也認同他在音樂創作上的貢獻。大家每每關注他的感情事多於其他:他跟誰一起,跟誰分手,往往都被說成是那位前度的損失,我反覺得有何損失呢?愛情和時間永遠是同步的,要有便有,要走便走,要結婚便結吧!沒有錯與對,那又怎會可惜呢?
這次被外界稱為浪漫「王子與公主」的童話婚禮,我看了些相片,真的包羅了童話故事裏的元素:英國古堡、白色曳地婚紗、美妙音樂、幾百位觀禮嘉賓、教堂、頭冠、白馬以及男女主角,簡直以為在觀看迪士尼王子與公主的大團圓結局。這個浪漫得像童話一樣的婚禮,相信是很多女孩都會有的公主夢。這次婚禮會讓女生們非常羨慕,繼續停留在迪士尼以往建立的公主童話中,期待邂逅白馬王子,然後「Live happy ever and after」這樣真會替女生和男生平添不少壓力。
其實公主文化最早不是由迪士尼帶動,在格林童話年代已有睡公主及灰姑娘等公主故事,其後被迪士尼改編而成一系列的公主文化推出市場,令女孩從小便收聽、觀看以至消費、衣着、性格及外表都深受公主文化影響。每部電影或故事都有一些隱喻,而隱喻是要帶出值得思考的問題,而不是只帶有表面的信息。我的觀點是這樣:好的作品應該有多重含義和解釋,這些含意亦應有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家長及創作人是有義務把最對的事,用最傳神詮釋的方式去幫助人。
時代一路在改變,其實這種傳統的公主文化已不被推崇。這幾年,迪士尼已作出公主形象的改變,不再是楚楚可憐及要被照護的女生,而是向着當代獨立女性的形象去改變,雖然這個改變並未有減低女孩對劇中主角的熱愛,亦沒減退公主消費文化,但有革新總比不去改變好。這一陣子,大家都有被《魔雪奇緣》(Frozen)裏面的主題曲《Let It Go》悶死吧!我身邊朋友十二歲以下的小孩都愛上了,整天唱着這首歌,雖然未算是耳熟能詳,但真的支持不住了,我想說夠了let me go!
不再沉醉童話夢
這次《魔雪奇緣》為了打破迪士尼童話中慣例,將公主的命運與王子掛鈎的刻板模式,不再盲目追求愛情,除了男生外,親人及友情更重要,獨立自我等宣言……聽起來好像有點偏激或女權主義,但相較於以往受到欺凌只是忍氣吞聲,只渴求男人來解救自己的舊思想,確實更合時宜與積極。是一個感人及富真實感的故事,讓女孩多角度去重新認識自我的形象,電影內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含義,包括女孩的青春期改變、氣候變化、性別歧視、種族主義等,這些信息反而突顯現實。
好像《魔雪奇緣》帶着女性新信息,愛並不意味着失去自己、你的夢想,或者你的目標。它意味着女生都應先了解自己,靠自己會發現更多的機會及更適合的partner,這樣才能實現你的目標和你的夢想。大家不要再沉醉在老套的童話夢中,結婚不一定要像公主般才算幸福,要看雙方的財政及現實的需求,記着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量力而為。
【氣蘊生動】
撰文:葉蘊儀
九十年代歌影視三棲藝人,現為母親,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碩士畢業,熱愛藝術工作,喜愛電影、旅遊及獨處,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
本欄逢周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