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四川和重慶市不時被霧霾困擾,當局將之歸罪於當地傳統熏製臘味,指煙熏臘肉產生大量煙塵粉塵,污染大氣環境導致霧霾,近日下令全市查禁熏製臘味,同時封殺當地風味「土灶柴火雞」,要改用石油氣、電爐等;民眾抱怨當局抹煞傳統,治污工作「敷衍塞責」。
封殺「土灶柴火雞」
重慶市環保局等多個部門近日聯合行動,展開針對熏製臘味、柴火雞等專項整治大執法,主城區內禁止戶外和室內煙熏臘肉,禁止餐飲店經營大受歡迎的「柴火雞」;若要經營,必須放棄傳統燒木柴的做法,改用石油氣或電等環保能源。對違禁者除要停牌還要罰款,最高罰款兩萬元人民幣。
熏製臘味是西南的四川、重慶和湖南等地傳統,歷史悠久,先將肉醃好風乾再用木柴、谷屑等熏燒,熏製出的臘味焦乾梆硬、入口噴香,被譽臘味中的極品。而柴火雞則是重慶近幾年風靡一時的美食,做法獨特。重慶這兩大傳統和特色美食,因霧霾污染而蒙受封殺,面臨滅絕。
當局的禁令不但民間生怨,官媒也不滿。當地有媒體批評指,民間傳承了上千年煙熏臘肉,現在竟要為當今的空氣質量負責;環保部門動不動就拿廚房油煙、煙熏臘肉、街頭餐飲等當作致霾的替罪羊,「是典型的避重就輕、敷衍搪塞、逃避責任的做法」,無助於污染問題的根本解決。
重慶華龍網